已經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嗎?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會去尋找自己的呼吸機,這成了和衣服一樣的必不可少的物品,已經養成習慣了。不過,明天可不用去幹這事,自從我們離開了已經千瘡百孔的母星後,生活變得輕鬆了很多,雖然看不到天空,可是灰蒙蒙的天空也沒有什麼值得留戀的吧。這是母艦起航的時間,是新的開始.
我們的母星從數十年前就已經不適宜生物居住了,源自於之前的大破滅時代。那時,世界政府還沒有組成,據說每個陸地島嶼都有一個獨立的政治體係,關係並不融洽。而大破滅指的是在一次全球人類的內戰中,人們使用了太多的戰略武器,這已經超出了星球的負荷程度,導致了生物大麵積死亡,人類的數量也減少了百分之七十。留給我們的是一片受汙染的世界,殘喘的人們隻能呆在室內,靠呼吸裝置來維生。不過,這句話說的好,戰爭是催動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在度過最初階段後,世界政府成立,科學研究更進一步。我們迎來了一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雖然沒法在天空之下自由的活動,但是各種領域都取得了不少成就。在幾名天文學家的推演之下,我們的星係將受到隔壁星係的爆炸風暴襲擊。最有可能的是我們的恒星受到波及而使其重新組合,質量壓縮成為中子星。我們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消失,重力減弱,星球將重新回到冰河世紀。
所以,我們政府通過了決議,將二號計劃歸於最終計劃,於是,我們創造了它,我們人類自己製造的世界。二號是由最後全球的財力製造的宇宙飛艇,內部是一片平原,建有居住區,商務區,艦橋等各個部分。我們采用了新的能源係統,雖然它的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一,但是勝在數量多,在飛船不停的飛行過程中,消耗與獲取為一個平衡點。希望未來能夠更好地利用它,不再造成浪費。
我們已經盡可能地規劃好這一片區域的生態平衡,但是,依然不能保證是否能夠使我們長久生活下去。即使在太空中不需要擔心金屬的老化問題,但是我們任然需要資源,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們無法進行有效的大麵積開闊星球資源,二號無法在一個區域停留太久。唉,人類的命運會怎麼樣?我不得而知,至少在這百年之中,在我有生之年是不會有問題了吧。在這裏,我要感謝科學家們,使我們擁有能夠在宇宙中航行的能力,使我們人類能夠繼續保存血脈,繁榮昌盛下去,我希望大家不要相互爭鬥,我們要團結下去,從現在開始,我們不分區域之差,我們是一個整體,我們是人類!好了,我想說的就是這些了,祝大家晚安,在新的環境中更好的生存下去——艦長莫金在飛船啟動時用廣播所說的話。
正文:
李思恩從沒想過有朝一日還能夠進入宇宙,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可是在他看來,遠離了自己的星球,那還算是真正的人類嗎?隻是沒有收容之處的一群可憐蟲罷了,能夠存活多久,他還是知道的。作為一名探索隊隊員,他們就被告知飛船的真實情況,他們並沒有充裕的資源,所以需要探索隊去宇宙中尋找。不同以往的是,這次並沒有什麼精密的儀器反複去探測危險程度,二號的現狀他們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這事,所以他們需要做好隨時犧牲的準備。很痛苦啊,被告知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