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事情的進展並不似劉景希望的那樣順利。
嫌疑人的手機號碼雖然查到了,但劉景在驅車回公安局的路上,撥打這個手機號碼時,聽見的卻是“對不起,你所撥打的電話號碼已關機或者不在服務區”的提示音。
他回到公安局,辦理了調查手續後,又開車去了電信公司。但他到電信公司的營業廳去提取那個手機號碼的資料時,卻被告知這個手機號碼不是本地號碼,而是X縣的手機號碼。
劉景隻得返回公安局,並叫崔雪馬上聯係X縣公安局,請求對方幫忙調查那個號碼信息。
一小時後,X縣公安局打來電話,結果正如劉景預料那樣,機主是用假身份證辦理的業務。
機主用假身份證辦了手機號碼,案發後又一直處於關機狀態,專案組判斷機主一定已經停用了這個號碼。
雖然如此,專案組並沒有輕易放棄這條好不容易得到的新線索。劉景又請X縣公安局幫忙,在X縣電信分公司的協助下,提取到了這個手機號碼案發前一個月的通話記錄。
從這份通話記錄看,該手機號碼在這一個月裏與另外六個手機號碼有非常頻繁的聯係。而專案組調查另外六個號碼時,發現這六個號碼也全都處於停機狀態。
更蹊蹺的是辦理這六個號碼的身份證經他們核實後,結果全都是使用了假身份證。
根據警方在凶案現場的勘察情況,專案組認為這起案子是多人做的案,凶手至少在三人以上,這六個手機的機主在警方眼裏,無疑都有重大作案嫌疑。
警方又對通話記錄裏的其他一些手機號碼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從中找到認識機主的人,結果這幾個與機主曾通過話的人都表示不認識這個號碼的機主。
專案組於是又通過另外六個手機號碼歸屬地的電信運營商,分別調取了這六個有嫌疑的電話號碼的通話記錄。
在查閱這些從不同地方傳真回來的通話記錄時,其中一個手機號碼引起了劉景的注意。
劉景對一起查看通話記錄詳單的偵察員羅誌明說:“你拔打一下這個手機號碼,雖然這個號碼與其他幾個號碼沒有通話記錄,但與其中一個有嫌疑的號碼通話較頻繁,而且每次通話時間都比較長,其中有一次通話時間竟長達46分鍾,這個機主不可能不認識這名有作案嫌疑的機主是誰。”
羅誌明拿出自己的手機,立即拔打了這個號碼。
“打得通!對方沒有停機!”羅誌明聽見話機裏響起呼叫聲後,用手捂住揚聲器,有些激動地說道。
劉景也暫停了查看通話記錄,神色緊張地盯著羅誌明看。
五秒鍾後,對方終於接聽了電話。
“你好,”電話那邊傳來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
“你好,請問你是肖娟嗎?”羅誌明說道。
“對不起,你打錯了,我不認識肖娟。”
“打錯了?不可能吧,請問你是誰?”
對方猶豫了一下,沒有回答,直接掛了電話。
“聽聲音是個年輕女人,她沒有回答就掛了電話,我要不要再打過去,直接說明我的身份?”羅誌明問道。
劉景揮手製止了他:“算了,暫時不要打過去。這個年輕女人可能與案子沒有直接關係,隻是認識其中一名凶手而已。從兩人的通話記錄看,估計關係還不一般,你現在亮出警察身份,弄不好會打草驚蛇。我們先查一下她的信息吧。”
劉景看這個移動號碼不像是本地號碼,便讓崔雪在互聯網上查一下該號碼的歸屬地,結果查明該號碼是一個移動公司的號碼,歸屬地是上海。
專案組立即與上海警方取得聯係,並在上海同行的幫助下,不但查到了這個機主的身份證信息,而且還查明了機主的真實身份是S省某高校的一名女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