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民政局和環保局空缺的局長職位,李忠信召集大家開會。
講完了開場白,李忠信也點名了這次常委會的主題,下麵到了發言得時間。
“我們這樣吧,按照順序,先從薑區長開始,好吧。”李忠信非常客氣,主要是充滿了自信。
薑書升一聽,也沒辦法,都點名了,說唄,意思很明確,這樣的順序,就是定調嗎,如果從後麵向前,那才是征求意見。
發言順序也是很有講究的,突然點名,那是代言人,事前商量好的。從排名前到後,那是定調。
“我來源東的時間不長,有些人有些部門不是很了解,最近,由於環保問題突出,我跟環保局走的近一些,對於這個職位空缺,我傾向於選拔一位環保部門內部的官員,上手快,很快接過擔子。”薑書升還是剛才的觀點,開門見山,今天說什麼也要拿下環保局這枚棋子。
“好,薑區長對環保局的職位,有一些建議,在這裏,我不作表態,過會還要征求組織部的意見。”李忠信作了沒有滋味的點評。
“郭書記,你呢?”李忠信坐在中央位置,一左是薑書升,一右肯定就是郭本濤了。
“具體的人選,我沒有思考,但是,我覺得應該從全局出發,看看能不能在全區其他部門多篩選一下,這個,我沒有具體人選。”郭本濤模棱兩可,他不想多說話,因為他知道,李忠信肯定找好了代言人,不需要他來提具體人選。
李忠信讚賞的點了點頭,“這個想法很好,可以借鑒,子年,你說一下。”
“我,一般跟公檢法部門打交道多一些,至於其他部門,我還是關注較少。不過,我很讚同郭書記的話,可以借這次幹部調整得時機,來解決有些部門的矛盾。”楊子年說話聽著中規中矩,可是最後一句,似有所指。
“子年,你是區委常委,不要天天張口閉口公檢法,要參與全區的決策,剛才你說有些部門的矛盾,似乎有目標啊,說出來,大家商量一下。”李忠信鼓動了他一句,沒猜錯的話,代言人要出來了。
郭本濤很合時機的插話了,因為畢竟有自己的小算盤,要求著李忠信提出安置劉秀德,所以必須先示好,“是啊,楊書記,有話就說嘛,沒有外人,哪個部門?”
“你看,我成了眾矢之的,早知道我就不說了。其實大家心裏都有底,上次的常委會,他們部門鬧得不可開交。”楊子年露了一句話,大家心裏都明白,許元和邱霞為了逃避自己辦事不利的責任,當眾扯皮,薑書升氣的半死。
“哎呀,不就是宣傳部的事嗎,你直說不就得了,婆婆媽媽。”郭本濤嫌棄了楊子年一句。
“好了,好了,子年同誌是個細心的人啊,說明在這個問題上,盡心了。”李忠信大加讚賞。
李忠信對於郭楊二人剛才的雙簧戲很高興,這樣的人事安排,畢竟是自己的想法,而自己根本不用開口,就有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提了出來,這樣,既營造了一個暢所欲言的環境,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郭書記呢?奧對,郭書記被選拔派到別的區縣巡視了,那就不征求他的意見了,過會具體人選出來之後,區紀檢部門備案即可,按照組織原則,查查擬用人選有沒有犯過錯誤。”李書記對於選人用人程序方麵,還是輕車熟路,知根知底。
“下一個,王猛部長,你的病、、、好點了嗎?你可是好長時間不過來開會了。”李忠信掃視了一圈,突然看到了統戰部長王猛,這位同誌身體不是很好,據說得了食道癌,食道切去了一大半。
王猛氣色還算可以,身體恢複的不錯,“李書記,還是老樣子,半死不活的,這個會,我呀,開一次少一次了。”
“哎,王部長,你不能這麼說話,誰不知道你年輕的時候,為源東做出的貢獻。當年,你為了去市裏爭取石佛鎮的項目,硬是喝了二斤多酒,在醫院吐了三天血。”郭本濤是當地幹部,對這件事情記憶猶新。
王猛笑了笑,“那個時候,太傻,不注意自己的身體,現在後悔,晚了。”
“王部長,你不能這麼說啊,以後有什麼困難,直接找蘇銳,我們區的革命幹部,年輕的時候衝鋒陷陣,老了,病了,不能拋棄。”李忠信信誓旦旦的說道,一副仁心仁德。
王猛也倒是沒說話,從隨身攜帶的文件夾中,掏出了一些發票,“那李書記,太好了,我上個月的化療費用,你看看,給簽字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