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八月,有流星探馬來報呂布,曹操東征劉備。呂布便召集各將打點軍馬欲戰曹操。
陳宮進曰:“主公,吾軍尚未休整完備,恐軍心未定,且遠途跋涉易於中伏,望主公三思而後行。”
呂布不語,轉向張遼道:“文遠,汝意若何?”
張遼稍作思索道:“主公,公台之言極是,但今曹操東征劉備,許昌必然空虛,若以吾軍殺入,乃不易得之機也。”
呂布大喜曰:“文遠說得好!此確是不易得之機會,全軍聽令,兵發許都!”
於是呂布令張遼作先鋒領一萬人馬先行,自領四萬人馬糧草在後,日夜兼程,繞小路殺向許昌。
陳宮頹然跟著呂布走出壽春城,暗暗長歎道:“呂布窮兵黷武,迷信武力,不聽吾言,終非明主。”心中悲傷,隻不作聲。
曹操聞得呂布出兵,心中大憂,召集眾將商議。荀攸曰:“呂布狼子野心,勇而無謀,又不聽陳宮之言,此其必敗也。可先圖之。”
操曰:“然也。”
荀攸曰:“這邊廂教夏侯惇虛張聲勢進攻劉備,那邊隻教曹仁這般這般......”
操聽了大喜道:“汝真吾子房也,呂布呀呂布,這回教汝有來無回!”
不一日,張遼到得許昌界內,隻聽一聲炮響,路兩邊各殺出一支軍馬。
張遼視之,左邊一將銀盔銀甲,白馬白袍乃曹仁也,正舉刀殺過來。
右邊一將黑袍黑甲乃李典也。張遼急叫雷薄迎戰李典,陳蘭守住中軍,自己揮青龍鉤鐮刀戰住曹仁。
鬥得十數合,曹仁轉身便逃。張遼有點奇怪,心道:曹仁未露敗像便逃,必有詭計,吾須防之。
想罷,立馬橫刀望向雷薄處,見到李典也是轉身逃去,雷薄縱馬帶一支兵追了過去。
張遼急叫傳令兵喚雷薄“窮寇莫追,小心有詐!”但哪裏趕得上雷薄呀,隻見到雷薄帶一支軍越追越遠。
張遼心知不妙,心道:還是吾顧慮不周,應早下令不得追擊敵軍才是。
心中自責不已,又恐雷薄有失,便全軍向雷薄跟去。
雷薄追到一處山坳,兩邊荒草淒淒,雷薄便立馬止住。
但見李典複回頭停住馬步。
正奇怪間,隻聽一聲梆子響,山坡兩邊現出無數弓箭手。
雷薄大驚,正欲回身,隻聽弓弦響處,萬箭齊發。
弓箭如蟥,呼呼射來,軍士各自慌了。
雷薄先是座下馬應聲中箭,將其掀下馬來,又幾支無情箭射到,雷薄閃避不及,臉上中一箭,大叫一聲,身上又連中數箭,死於馬旁。李典複揮軍殺回來。
張遼聽得前麵梆子響急勒兵不前,隻聽得一片喊殺聲、慘叫聲、弓弦聲,張遼已知中伏,又見到李典直趕殺過來,山穀兩邊殺出無數軍隊,後麵曹仁又複追來,隻落得個前後被夾擊之勢。
張遼快速審視前方,確認後麵隻得曹仁一路軍,便呼陳蘭前軍變後軍兩人一起殺向曹仁處。
到得離曹仁數十米處,張遼拿出隨身弓箭瞧得真切,望曹仁麵門射去。
曹仁正努力揮軍殺上,沒料到張遼射來一箭,到箭來時急閃,臂膀已中一箭,大叫一聲撞於馬下,被手下親兵救回。
張遼、陳蘭趁曹仁受傷手下兵馬無人指揮,急速殺亂曹仁所領軍馬,帶兵殺出一條血路。
後麵無數軍馬追來,旌旗飄動,呐喊聲不絕於耳。
張遼、陳蘭往原路退去,手下一萬兵馬剩下二千人左右,隻望呂布來救。
隻見前麵一軍擋住去路,當先一人乃曹將於禁,於禁叫道:“張遼,快快下馬受縛,免汝一死!”
張遼打馬上前,舉刀便斬,二將戰得數合,後麵大隊追兵便已殺到。
呂軍人少本已不敵,無一時,便被重重圍住。張遼招招發狠,殺退於禁,縱馬向外突圍,殺透重圍回頭卻不見陳蘭。
張遼心道:“雷薄、陳蘭真心投吾軍,今日折了雷薄。若再折了陳蘭,吾有何麵目見主公?”
想罷,勒轉馬頭,雙手舞動青龍鉤鐮刀,劈翻數人,莫有人能擋,直殺入敵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