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回袁尚負勇戰許褚 徐晃河邊追袁尚(2 / 3)

荒野地隻聽得一片馬蹄"嗒嗒"之聲,更兼有因馬蹄而揚起的無數煙塵,袁尚哪裏聽得到逢紀的呼叫,一心隻想追上許褚這個黑大漢,斬下其頭顱回營在父親麵前慶功。

一麵“許”字大旗在風中斜斜狂奔,在列列的風中似隨時要傾倒之狀,一騎黑馬沿河而逃,馬上一人高大魁梧,一手持刀一手執韁繩,隻打馬向前狂奔,身後緊緊跟隨著二千騎兵,同樣如許褚一般毫無戰意,隻想拚命狂奔。

於是沿河的荒野地成為了一個盛大的賽馬場,一騎騎駿馬沿河而過,一麵麵旌旗迎風列列而過,袁軍中衝在最前麵的一騎最是顯眼,白馬上之小將軍長得麵如冠玉,氣宇軒昂,神情傲然,特別是手中兩把彎刀,發著逼人的寒氣,隻望落於陣後的曹軍騎兵後背劈去。

“啊!”、“喔!”.....

一聲聲慘叫聲從飛馳的戰馬上傳出,戰馬嘶鳴而去,隻是原本坐於馬背的主人早已被兩把閃著寒光的彎刀斬於馬下,魂歸黃沙之上。

袁尚緊緊追趕曹軍,連殺十數騎曹兵,殺得性起,口中大叫:“啊!殺啊!殺殺殺!”

逢紀跟在袁尚馬後見到袁尚越追越遠,心中苦不堪然,口中已然幹渴,已叫不出聲來,無奈之下隻能隨騎兵緊緊跟在袁尚背後。

令逢紀感到安慰的是呂曠、呂翔二將已一左一右持刀緊緊跟隨在袁尚身後數米處。逢紀用寬大的衣袖擦了擦臉上因緊張而冒出的汗水,稍為定了定心神。

袁紹倉亭大寨。

袁紹官渡大戰敗於曹操之手,心內驚惶不定,他想不明白為何自己會發生如此慘敗的結局,明明自己兵力多於曹操數倍卻大敗而回,實無臉見河北父老,幸而長子袁譚引兵五萬從青州而來,次子袁熙引兵六萬自幽州而來,外甥高幹引兵五萬自並州而來,紹喜,再整人馬來戰曹操,前至倉亭,分四路人馬向曹軍殺去。袁尚自負其勇搶先引三千騎作先鋒,袁紹居中統五萬軍馬浩浩蕩蕩殺來。

“報!”

前方一騎馬疾馳而至,馬上傳令兵滾鞍下馬,伏於地上報道:“主公,少將軍深入敵陣,已引三千騎追擊許褚而去。”

“啊!”袁紹聽了大吃一驚,心中轉過數個念頭。

“哎呀!主公,此乃曹軍誘敵之策,少將軍危矣!”一旁的謀士審配聽了亦大吃一驚,高聲對袁紹大叫道。

“哪,哪便如何是好?”袁紹心下大急,一時拿不定主意,又因官渡大戰受挫,心內總是猶豫不決。

“眾軍快快追擊曹軍,救少將軍出險境。”審配高聲呼號。

“那,快,快,進兵!務必救出我兒!”袁紹已不加思想,在馬上策馬揚鞭,早縱馬而出。

各人見到主公縱馬而出,慌忙快步跟上,馬軍在前奮蹄向前,步軍在後急速行軍,一麵麵袁字大旗於風中招展,人嘈馬嘶,眾軍一起向曹軍大營進發。

其餘袁譚、袁熙、高幹等等各隊見到袁紹拔兵而行也跟在後麵疾馳而來。

倉亭津河岸上,刀槍如林,布滿了密密麻麻全副鎧甲的曹軍精銳。

河水奔流不息,如萬馬奔騰而來。

一個黑衣白巾之士正在河邊洗手,那人將兩隻原本便白淨的雙手浸於河水之中反複搓洗。

河水不時將水珠飛濺到此人身上。

河水濁黃,反將其雙手染黃,但他不以為意,麵上反露出絲絲笑意。

這個人是程昱,曹操身邊的重要謀士,他早為曹軍定下十麵埋伏之策,最重要的事,就是引袁紹進入自己定下的包圍圈,等待袁紹的,將會是--致命的一擊。

“殺!”

一騎曹兵應聲倒撞於馬下,激起一陣沙塵。

袁尚雙手一挽刀花,嘴角露出無限笑意,心中更是暢快無比,“第二十個。”袁尚心裏麵暗暗數數。

二十一個。

袁尚縱馬狂奔,又奔到一騎曹兵身後,那曹兵隻顧拚命奔逃,不想那馬卻是跑不過袁尚座下白馬,又是背後中刀,狂叫一聲死於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