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心如鋼鐵,實難勸降,丞相還是放寬心懷,莫再想此事了。”荀彧輕聲勸道。
“此忠義之士,世間少有,我待忠義之士不好嗎?”曹操滿麵疑惑地問荀彧。
“丞相待賢士如同父母對待自己的嬰兒,誰敢說丞相待薄賢人,君不見徐晃、張郃、高覽、張繡,哪個不是紛紛來投?”
“然則關羽又為何離我而去?”曹操兩手張開,麵上露出痛苦的神色輕聲怨道。
“這......”荀彧無語。
一旁的賈詡一向很少說話,此時便接過話來曰:“丞相,關羽重義,非金銀可買,其與劉備之情比天還大,比海還深,劉備一日不死,關羽一日不降,除此別無他法。今張遼與呂布之情豈能與關羽劉備之誼可比。”
曹操聽之,心內思緒萬千,腦海裏麵轉了無數個念頭。
不知為何賈詡的話總是能讓曹操浮想聯篇,此人確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英才,賈詡的每一個想法都與曹操暗合,且想得更深更遠,此人一定要帶在身邊,令其死心塌地為自己出謀劃策。曹操暗暗想道。
“眾將聽令,揮師直進,今晚便是袁紹慘敗之日,今晚破袁,一鼓作氣,叫他有來無回!”曹操跳起來高舉雙手高聲大叫道。
“殺!”“殺!”“殺!”曹軍眾將士戰意高漲,齊聲大聲高呼,殺聲震天。
卻說呂布、張遼統白馬義從約三、四千騎快馬加鞭向鄴城而去,按計劃張燕應該奇襲鄴城得手。
呂布對張遼和白馬義從充滿了疑惑,一路上,呂布問起張遼為何統白馬義從在此出現,張遼便向呂布道出自己從黑山出發前往公孫瓚處的種種曲折經曆:
晚間的小樹林,塵土飛揚處,一騎黃膘馬疾馳而去。
這是一匹戰馬,戰馬上的主人是張遼,林間傳出的蟲鳴聲鋪天蓋地般敲擊著每一片土地,也在敲擊著張遼焦噪的心。
飛奔在林間的張遼心中時時想起自己一直以來跟著呂布經無數血戰,到如今,還未真正占有自己的地盤,心道:此次我肩負救助公孫瓚的任務,懷內藏有張燕交給我的一封書信,這個張燕新降我軍,視其為人甚重義氣,我一定要將此事辦好,令張燕對我軍死心塌地...鳳雛先生雖有謀略,但其人狂放乖張,我對其不是很放心,不過呂布倒是對他相信得很...我張遼徒有一身武藝,能否在亂世闖出一條血路,立不世功業?
張遼心下搖了搖頭,快馬加鞭向前急馳,過了小樹林,前麵便是易水河,過了易水河,便到公孫瓚的易京。
張遼在小樹林盡頭歇息片刻,尋到棧木橋過得易水河,便聽到前麵殺聲震天、火光衝天。
“不要放走他!”
“殺了此賊,他已殺死我們好多兄弟!”
“殺呀!”
張遼定眼看時,隻見到前麵有無數袁軍士兵團團圍住戰陣,戰陣內殺聲震天,各人高舉火把,聽得兵器撞擊之聲不斷,在深夜聲音傳得很遠。
一將匹馬單槍在陣中來回衝突,袁兵被殺得哭爹叫娘,眾軍齊聲呐喊,一齊舉刀槍殺向那將,又聽得一片金鐵交鳴之聲,一將於火光中突起,座下白馬長嘶一聲,飛躍而起,周圍眾兵慘呼連連,那柄長槍如同漫天風雨一般撒下,又刺倒十數個袁兵。
張遼看得心內暗暗稱奇,心道:定是公孫瓚軍的人被圍困,公孫瓚軍內竟有如斯高手,我既是來傳信,便不要多事,先完成自己的任務再說。想罷張遼靜靜持刀縱馬繞過眾人,向易京而來。
將到易京城下,便見到城門早被袁軍圍得水泄不通,袁軍在城下結營,連綿至四個城門,隻將易京圍得如同水桶一般。
張遼暗叫一聲苦也,心道:我本想借夜色偷偷前來送信,不想袁紹竟然將易京城圍成鐵桶一般。
座下馬嘶叫一聲,驚動了袁軍寨內守寨兵丁,五、六個兵丁持長槍執火把衝前幾步,指著數十米處橫刀立馬的張遼大喝道:“何方狗賊,敢來犯我袁軍大寨,想死趕早麼?”
“哈哈,汝莫不是晚上拉尿走錯了地方?”一兵丁高舉火把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