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升起在明初洪武年間的神秘之天幕(1 / 2)

第一章

升起在明初洪武年間的神秘之天幕

讓天幕升起,我們就會回到雲南邊疆關於衛、所、屯、鋪、關、營、邊屯的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時代,明王朝在雲南的邊屯始於30萬人的軍屯,之後,緊跟而來的是二百多萬浩蕩的民屯、商屯——這是曆史中的曆史,它在那座天幕之下,徹底地演變了雲南版圖上“夷多漢少”的現狀,再現了“漢多於夷”的曆史進程,以此確保了明王朝西南邊陲的疆土,並將對從過去到現在的雲南政治、經濟、社會、軍事、文化發揮著特殊的穩定作用。

天幕是什麼,是天與地的另一半,自從遙遠的古代開始,天與地就已經心心相印,也就是說自有人類在地球上居住的那一天開始,天與地就是我們人類的聖靈。打開天幕的手是芸芸眾生。我們知道天幕揭開意味著曆史湧入地平線,而當我們回到那個黎明時就能感應到曆史的前鏡頭:這一刻我想用詩歌揭開這一篇章,人類所有的漫長曆史後來都稱之為時間中的人文史詩,包括《史記》堪稱史詩中的史詩,盲詩人荷馬用史詩記錄了世界上最重要的戰爭傳奇。如果世界的心靈都遵循古老的習俗,那麼將有更多人的心靈期待著與史詩中的曆史相遇。我想史詩就是源自我們人類靈域史上那些關於羽毛飛翔、鮮血梅花、日月如梭的故事。這一章,我試圖用詩韻前去追尋天幕之下,雲南邊疆移民史的一個序幕,緊隨而來的才是衛、所、屯、鋪、關、營、邊屯的那個遙遠而神秘的時代。現在,請追尋我的詩歌,我們的祖國是一個充滿詩歌淵源的國度,請隨我而去,尋訪明王朝時代的那次偉大而艱苦卓絕的遷徙。

1

隻要你仰頭就看見眾鳥在飛

用形形*羽毛綴成的翅膀

隻要拍擊就會發出史前的音律

眾鳥的翅膀影響了人類的速度

啊,速度不是跑,無論你跑得多麼快

都跑不出雲層的雲層。所以,神造人時

把腳給予了人類。我們因為有一雙腳

從而發明了行走,因為一雙手而發明了擁抱和撫摸

因為一顆心而發明了痛苦喜悅,發明了靈魂的跳動

因為身體中有血脈,從而發明了江山和版圖

2

在洪武年間,春光開始引路

他們來了,憑著皇帝的一個夢想

他們從江南、兩湖等地開始出發

出發就是告別原鄉,按照皇帝的夢想出發

那時的明皇帝夜夜夢見了邊疆的版圖

那些邊界川脈蔓生著看不到盡頭的原始森林

那些人煙稀少的動植物領地上

潛伏著讓皇帝夢寐不安的神曲

就這樣,明王朝的皇帝從驚夢中醒來

在那個露珠未散的黎明發出了一陣陣?夢的密令

3

我們知道為夢而踐行首先必須行動

走,是千千萬萬夢魂縈繞中最古老的主題

就這樣人們遵循著明朝皇帝的夢開始

離開故居。他們就是明王朝的移民

偉大版圖中向著遼闊的西南邊陲西移過來的

一群群像白雲朵朵撒落在江流河川中的移民

移民是順應於天地萬物朝前移動的時間

他們來了,乘著大船渡岸,岸上沒有指南針

但有風季和春光引領,有天空的大鵬鳥拍擊著

翅膀引領著那些在皇帝的夢境中

出生入死的明王朝的移民

4

今天的我,遊離在21世紀的我

仍能看見他們的行蹤,仍能追蹤上前世的一群白鶴

還有一群群孤雁,它們正以天空與大地的距離為標準

以通往西南邊疆的尺度為方向

帶領著移民正在大地之上遷徙

啊,遷徙從空中往下是一條曲線

它們彎曲,像波浪一樣擺動

更多時候,他們模仿著天上飛的地上行的生靈們

行走。今天,行走已經是一種風尚

因為車輪、飛機已經替代了人類去行走

走,其實是一種丈量體積的方式

祖國的版圖是一種風水的遼闊體積

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也是一種靈域的體積

走,可以抵達祖國版圖中升起在遠方的風水

走,可以抵達我們靈域中冉冉升起的境遇

5

因此,我看見了走的一幅幅圖像

這是明王朝的移民,這是一群攜兒帶女的

婦孺、男人。這是遠隔山水的大遷徙

走,使用肺力、心律,最重要的是使用幻想魔力

在任何時代的行走,都無法離開這三個要素

走,是一寸寸的縮短距離,因為有了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