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1 / 2)

第一次見成龍是在電影攝影棚裏。一條古裝街道,客棧、酒寮、絲綢店、藥鋪。各行攤檔,鐵匠在叮叮當當敲打,馬車夫的呼呼喝喝,儼如走入另一個紀元。但是在天橋板上的幾十萬燭火刺眼照耀下,提醒你是活在今天。

李翰祥的電影,大家有愛憎的自由。一致公認的是他對布置的考究是花了心血。並且,他對演員的要求很高也是不可否認。

現在拍的是西門慶在追問鄆哥的那一場,前者由楊群扮演,後者是個陌生的年輕人。大家奇怪,為什麼讓一個龍虎武師來演這麼重的文戲?

“開麥啦”一聲大喊,頭上雙髻的小鄆哥和西門慶的對白都很精彩。一精彩,節奏要吻合,有些詞相對地難記,但是兩人皆一遍就入腦,沒有ng過。李導演滿意地坐下:“這小孩在朱牧的戲裏演的店小二,給我印象很深。我知道他能把這場戲演好,怎麼樣,我的眼光不錯吧?”

成龍當了天王巨星以後,這段小插曲也跟著被人遺忘。

這次在西班牙拍外景,我們結了片緣,兩人用的對白大多數時間是英語。

為什麼?成龍從前一句也不會講,後來去美國拍戲用現場同步收看,又要上電視宣傳。惡補了幾個月,已能派上用場。回來後,他為了不讓它生鏽,一有機會就講。

他說:“我和威利也盡可能用英語交談。”

“我們兩人都是南洋腔,你不要學壞了喲。”我笑著說。

“是呀!你們一個新加坡,一個馬來西亞,算是過江龍,就叫你們做新馬仔吧!”成龍幽了我們一默。

從故事的原意開始,成龍已參加。後來發展為大綱,分場、劇本、組織工作人員、看外景、拍攝,到現在進入尾聲,已差不多半年。我們天天見麵,認識也有一二。但是要寫成龍不知如何下筆,數據太多,又擠不出文字,就把昨天到今晨一共十幾小時裏所發生的事記錄一下。

我們租了郊外的一間大古堡拍戲。成龍已經趕了幾日夜班,所以他今天不開車,讓同事幫他開。坐在車上,我們一路閑聊。

“你還記得李翰祥導演的那部古裝片嗎?”我忽然想起。

他笑著回答:“當然,大概是十年前的事了吧?那時候我也不明白李導演為什麼會找我。楊群、胡錦、王萊姐都是戲骨子,我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隻好跟著拚命囉!”

“大家看了《a計劃》後,都在談那個由鍾塔上掉下來的鏡頭。到底真實拍的時候有多高?”我問。

“五十幾尺,一點也不假。”他說,“其實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們拍之前用一個和我身體重量一樣的假人,穿破一層一層的帳幕丟下去。試了一次又一次,完全是計算好的。不過等到正式拍的時候,由上麵望下來還是怕得要死。”

成龍並沒有因為他的成名而喪失了那份率直和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