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香港人看了幾十年的黑發膏廣告中的曾江兄,以為永遠不老,但也八十了。
今晚由他太太焦姣安排,在九龍塘業主會擺了一席。前來的都是一開口就是四五十年往事的好友,有我們最尊敬的王萊姐、遠道而來的*、在國內工作特地趕回來的鄭佩佩、邵氏共事過的秦萍和張燕、在香港拍劇的嶽華。另有位不速之客——鄰桌吃飯的徐小鳳也過來湊熱鬧。
我拿了筷子當麥克風訪問曾江,八十了有什麼感想?
“不覺得,我不覺得自己是八十。”曾江說,“我不接受。”
精力充沛的他在大陸還有很多電視劇請他拍。但他還是念家,每次隻肯去個五六天,就要回香港吃焦姣為他做的飯。最近,內地有個買了韓國版權的電視旅遊節目叫《花樣爺爺》的,還請了曾江、秦漢、雷恪生和演《三毛流浪記》的童星牛犇一齊到法國和瑞士去,叫了當紅的劉燁服侍他們三位老人家,給他們呼呼喝喝,好不威風。
八十歲的曾江還能迷倒不少女性,她們都羨慕得不得了,向焦姣說:“你真好彩,有這麼一位好丈夫。”
“你們嫁他試試看!”焦姣放箭。
的確,曾江並不容易相處。這是因為他年輕時在外國念書,一副鬼仔個性,想到什麼說什麼,聽到不愉快事就要開口攻擊。好在目前的聽覺已逐漸退化,想聽的話才聽,不想聽的一律扮聾。
和王萊姐的緣分來自曾江的第一部電影,叫《同林鳥》,是一部東方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曾江拍完了戲就去美國讀工程設計了。
在邵氏年代,王萊姐和我最談得來。我這個小夥子最喜歡聽她說故事、講故人。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位永遠賢淑、高貴的婦女。後來移民外國,近年才回來香港。起居有印度尼西亞家政助理照顧,生活得頗悠閑,住香港就有這麼一個好處——可以請到工人。這是在國外得不到的福利。
*和鄭佩佩兩人的感情最好,但個性完全不一樣。我佩服*,是她已嫁人生子後婚姻並不圓滿,她可以毅然放下一切。一分錢也沒有,就到外國去追求她的舞蹈生涯,編導過無數得獎的舞蹈作品,頗受外國演藝圈的重視。也接受了得過諾貝爾獎的瑞典籍先生的追求,遂定居該地,在紐約和斯德哥爾摩兩地來往。
*的先生過世時,好友鄭佩佩特地飛了過去,為往生者誦經。佩佩近年得佛教熏陶,除了致力於培養兒女的藝術事業之外,也為佛教做了不少功德。
演藝圈都記得鄭佩佩的女俠形象。先是李安請她在《臥虎藏龍》中複出,跟著有無數的電視片集都請她。年輕的武術指導要求佩佩吊威亞飛來飛去,說:“佩佩姐,你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