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將蘇猛介紹給沈淑雯,三個人一起探討了下賺大學生錢的可行性。
蘇猛對此計劃持讚成態度,甚至接著提出許多後續。比如謝凱曾發給沈淑雯的信息,那個賣零食的想法。他將這個簡陋的想法具象化了。
首先,尋找穩定足質的供貨商合作,然後統一采購一批體積50*50*50以內的收納盒子,批量采購零食,將各種零食分門別類放在盒子裏,明碼標價寫清楚,印上一份清單,一個盒子的食物價值控製在三百到五百之間。
第二步,雇人挨個宿舍去推銷,目的不是賣這些零食,而是希望各宿舍的人同意將這一個零食盒子放在他們宿舍,由他們代賣,隻要賣出去了,有多少算多少,給幫忙代賣的同學提成。一個星期檢查一次,有缺的補貨,一點沒賣出的繼續觀察,連續三周一分沒賣的則回收貨物。
第三步,完善整個進銷存體係,全數字化錄入管理,采購、監管等職位分配明確,做成可複製性模式,盡量讓盒子裏的零食分配更合理,讓自己擁有更多有價格優勢的貨源,由近及遠,全國高校推廣,最短時間內全麵開花。
最後是用這思路這模式,利用原有資源,推廣到其他一切適合在大學校園銷售的產品。既可以賺類似U盤這種一次性快錢生意,也可以賺零食這樣可持續發展的細水長流型。
蘇猛不愧是金融高材生,僅憑謝凱的一點想法,直接張口就來一二三等步驟,還提出對外擴張最好有個噱頭,以公司名義免費為在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之類的借口,在銷售這塊可以省下一大筆費用。學生什麼的勞動力是最廉價的,有時候你給了他還不高興。
同時微信公眾號、公司網站、淘寶天貓一切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平台,都弄上一份。既然要做大擴張到多個城市甚至跨省到全國,那就該有的都得有,資料越多,噱頭越大,給人信任感越強。
後續擴張資金可以通過融資方式得到,拉投資首選天機金融——這小子扯了半天,還是露出狐狸尾巴了。
人才啊,這小子為了泡妞也是拚了,放著一身本事不用窩在一個小金融公司裏撲騰。不過這有什麼關係?謝凱也樂得如此,要不是蘇猛窩在天機金融這小廟,整天閑得慌,哪裏輪到謝凱來得到他的廉價工作能力。
謝凱在他屈身小公司時為他提供大展拳腳的機會,還不影響他在公司的表現,甚至能讓他為公司拉到單子,多好,雙贏。
三人最後敲定,以振衣公司的名義,麵向全國各高校推廣、招人,同時蘇猛將整個計劃詳細列出,製定細化方案,提交天機金融尋求投資者,名字就叫“全國高校計劃”。
噱頭十足的宏大商業計劃就這麼開始了,謝凱口袋裏僅剩的資金也被掏空,包括前幾天說想撈點快錢扔股市裏的幾十萬都轉出來了,這次是徹底的傾盡所有。
從百萬富翁到萬元戶,謝凱隻花了一個星期時間。雖然說這些花出去的錢大部分都是投資,都可能以後會產生收益,但那隻是可能,而且還得以後,目前而言,他是徹底被打回原形了。
以他的知識水平,親自動手操作各項目也不見得能比雇人幹強,所以在花光錢的同時他又閑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