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秋收
八月底的禹城,秋風徐徐,麥香隨著秋風飄滿了整個大地,金燦燦的麥穗在秋風中蕩漾著,禹城的各農堡開始收割了,鄉民們汗如雨下的臉龐,有著掩飾不住的喜悅,劉峰此時的心情也是極好的。
黃沙湖邊,那六部大水車仍是不停地轉動著,劉峰在武安城呆了幾日,在把煉廠的事情理順後,便迅速的返回禹城,秋收這樣的大事,他還是非常重視的,俗話說手中有糧,心中不慌。是日,一大早,他便與禹城司田劉延棟等人來到了黃沙湖邊的農田處。
充足的水源灌溉,再加以先進的大農莊的生產方式,給予劉峰的回報是豐足的,十五萬畝的農田,全部豐收在即,司田處管事的老農,看著眼前麥浪滾滾,捧著沉甸甸地麥穗,忍不住的嚎啕大哭,或許這是他一生中,見到的最大的豐收,按他的估算,平均畝產能達到三石糧,約三百多斤。
這樣的糧食產量在禹城這個貧瘠的地方,確實還從未有過,這也是老農為何如此激動的原因,在這個時代,北方一地,最好的良田,風調雨順時,也不過是畝產兩石半多,倘若像今年這般,磁州、潞州、保州等地遭遇春旱,好一點的良田,預計可產糧一石多,餘者顆粒無收抑或畝產幾鬥。
禹城能有如此大的產量,離不開劉峰的大量投資,水車、灌井、農具、耕牛、良種,再加上有司田處的老農統一指導種田,才導致了禹城一地畝產量的爆棚。
按照畝產三石估算,豐收的禹城今年可得糧四十多萬石,按耕種前所定下的,每處稅收為兩成,約可收糧八萬石。磁州現有軍士、民壯共一萬五千餘,可用糧約六萬石,劉峰一時到也無需再為糧食發愁了。
比劉峰還要欣喜的那便是農堡中的鄉民了,除去劉峰稅收的兩成糧,餘下的八成糧也要比他們往年的畝產要多,這便意味著,他們能得到更多的糧食,而按照司田處給各農堡的獎懲規定中,他們或許還有額外的獎勵,辛苦半年的勞作,終於換來了豐厚的成果,怎能讓人不欣喜。
此時,禹城司田處的管事老農們,無不興奮異常,但還是快速的組織鄉民們搶收,看著沉甸甸的麥穗,倘若搶收不成,他們怕是要急瘋了。劉峰又把鷹揚營拉出來三個都,和各處的鄉民們一起搶收。
各農堡處,忙碌且熱情高漲,豐收的情形,讓禹城再一次的火爆起來,來往禹城的商賈,再一次的見證了這裏的奇跡發生,風風火火的忙碌了半月之久,終於搶收完畢。
劉峰這半月也沒有閑暇,有時也參與到搶收中,有時則在農堡處和老農們總結著經驗,探討著如何繼續保持畝產量和再提高畝產的法子,隨著統計總結,司田處也慢慢的整理著農堡的一些缺陷,向往著明年再創輝煌。
不過暫且還想不到明年的豐收事情,今年的豐收,便要來個大大的慶祝,劉峰幾日的探訪,也明白召開這樣的總結表彰大會,可以讓農堡的生產熱情繼續保持,也能讓這些鄉民們更加歸心,而今年的豐收也讓鄉民們手裏有了餘糧,這一切還需要計劃起來,既要讓鄉民們能過上好日子,也要能惠及禹城。
……
似乎忘卻了狼騎即將南下的事宜,轟轟烈烈的慶功大會便在禹城召開了。
在鷹揚營的校場內搭起的高台上,四神酒樓的樂舞,在露天的表演著,四處農堡前來的鄉民,把校場擠得滿滿的,在人群後雖聽不到台上在吟唱什麼,但還是能看到翩翩起舞的身影,聽到靡靡的器樂之聲,這也讓來參加慶功會的鄉民們有了吹噓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