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軍製(1 / 2)

“槍杆子裏出政權!”有著人民領袖這句至理名言的指點,劉峰是萬萬不敢對軍權有半點放鬆,可他也深知被束縛住的軍隊,是難以有極高戰鬥力的,所以他必須要在軍隊的製度建設上,多下功夫。

於是,在整頓完吏政後,劉峰便又一次的著手軍製上的改革,有著鄧俊良這個當下的智者做指點,在加上劉峰超前的知識,有些另類的範陽軍製麵世了。

在軍事領導體製上,劉峰借鑒了現代的軍事體製也保留了一定的時代性,

設立範陽軍府參謀廳,郭崇韜任參軍,負責對軍隊的組織編製、校閱當值、番上宿衛、屯田戍邊、兵役軍賦、武官選任、加銜晉級、兵丁揀點、軍隊調發。

設立軍政廳,由曹正任參軍,負責軍士職守、逃兵懲治、兵要機密、軍功獎懲。

設軍備廳,由紮木勒任參軍,負責軍需補給、驛站通信、武器製造與配發、廄庫管理。

設內衛廳,有劉彥波任參軍,負責情報探察。

在軍隊體製編製上,以衛為基本建製單位,按衛、營、都、隊、伍的序列編製,在府軍一下實行“四四製”編製,在武裝力量體製上,範陽府衛軍,設前、左、中、右四衛常備軍,主要為皮甲步卒,任務為三州十八縣守衛常備軍,相當於現在的武警部隊;禹城虎衛軍,設武安、戰狼、風狼、千牛、鷹揚四衛野戰主力軍,主要為披甲步卒、輕騎、哨騎、工卒等,主要任務為北衛三關,和征討周邊敵對力量。

豹韜營、親衛營是劉峰的戰略預備力量,這也是他要著手打著的兩支軍隊。

而為了讓軍隊戰鬥力提高,劉峰特意在三州和北地三關處設立了大型軍民兩用醫護營、輜重營。

在兵役方麵,劉峰無法完全實行“募兵製”,他治下的鄉民基數,還遠遠未達到一定的數目,再加上這個時代的軍士,死殘率太高,不到危機的時候,是不會選擇充軍的。

他隻能實行“征、募、世兵結合製”,他規定凡治下年滿十八至六十歲的男子無論貴賤,都必須服兵役兩年都要服兵役兩年,視具體情況安排入伍,或為“軍屯卒”、“工卒”、“軍士”、“戍卒”、“衛士”,在待遇方麵是招募軍卒的一半,而在兩年後,恢複待遇,並且軍士可視情況自由選擇退役抑或服役。

而在募兵時,範陽府的選兵標準,卻是很高,要求應募者年齡在十八歲至二十五歲之間,身高四尺八寸以上,體質強壯,所招募的士卒,成為“軍士”招錄之後除非傷殘,否則一定要服役五年以上,他們才是職業化的軍人。

世兵方麵,劉峰到沒有做規定,隻是鼓勵軍士的後代繼續充軍。因為世兵,有利於保障劉峰獲得固定兵源,提高兵員質量,士家當兵是世襲職業,作戰經驗豐富,作戰技能提高,有較強的戰鬥力。而且這也是吸收遊民和流民,使之舉戶依附國家,從死亡線上找到安身立命之地,通過充軍而獲得前程,這對他們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