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石磚(1 / 2)

無奈搖搖頭,走出了小工坊,卻看著門外烏蘭氣鼓鼓的,委屈道:“這就是你說的要事啊!?”

劉峰待辯解一番,一想如何能解釋的清楚,苦笑一聲,快步離開工坊,向府內走去。

烏蘭也見好就收,尾隨在劉峰身後,回到府上。

不過接下來的連續幾日,劉峰都在燒作營上忙碌著,燒製他的瓷磚,經過了幾日對生產線的改動,對瓷土、瓷釉等變更,燒製出的瓷磚,也可燒製出幾種類別的瓷磚。

後世的瓷磚,按照原材料的不同分為:陶質磚和瓷質磚,陶質磚是使用陶土燒製因此吸水率較高,一般表麵需施釉再燒製,屬於釉麵磚的一種。

瓷磚行業使用最廣泛的為瓷質磚,其采用瓷土燒製,為了使其具有裝飾性會加入釉料高溫高壓燒製,使其材質致密、高硬度、高強度、低吸水率、高抗壓性。陶瓷市場上多數瓷磚產品均屬於瓷質磚。

而又按照生產工藝的不同分為:通體磚、拋光磚、全拋釉、仿古磚、微晶石。

此時劉峰卻隻能燒製出陶製磚,雖然相比瓷質磚,在工藝上差了一大截,但是在這個時代,劉峰的陶製磚亦屬於精品。

在瓷土的選擇上,經過多番實驗,黏土、石英砂、長石的比例逐漸掌握完善,當然這些隻有劉峰和昭雪薇及幾個大匠所知。

在研製瓷磚期間,劉峰也向身邊的工匠們,普及了一下,各種原材料的物力特性,以瓷磚的原料來說,黏土的可塑性,石英砂的瘠性,長石的溶性。

讓這些工匠們,不再純粹依靠經驗來調製瓷土比例,而是有科學方式的去實驗。

當劉峰用科學數據的語言,和昭雪薇及弓箭們細說各種原料特性的時候,卻被人鄙視了一臉,因為眾工匠聽不懂他所說的物理特性。

人群中的昭智給他捧場道:“將軍所言極是,瓷磚的燒製與瓷器的燒製大有不同,它要考慮到強度、硬度等兩個方麵。”

“如果說石英是瓷磚的骨架,黏土就是瓷磚的經脈,而長石則是連結兩者的血液。粘土與適量的水混練以後形成泥團,這種泥團在一定外力的作用下產生形變但不開裂,當外力去掉以後,仍能保持其形狀不變。這便是各自材料所發揮的特性。”

能進入到研製這個圈子的人,都是燒製瓷器的大師,哪有不懂這樣的道理,隻是劉峰把瓷土中,各種原料的特性描述的踏過術語,讓他們有些摸不到頭腦。

而昭智如此的一比喻解說,眾人也都頷首點頭。

春耕前的半個月,劉峰幾乎都紮在了燒作營,沒有離開,擺出一副不燒製出瓷磚,便絕不罷休模樣。

幸好眾人不辱使命,經過大家的群策群力,劉峰也在其中,大開金手指,建立了瓷土研磨的球磨,及生產線的傳送帶,不過這些沒有機械化動力的,古老機械都在畜力、水力的條件下運轉了起來。

瓷磚可以燒製、可以生產,但產量、價格是限製它推廣的一個重要因素,劉峰為了解決生產量的問題,在燒作營除了再細分工匠種別,也加強了對生產線上機械化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