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蜀周之爭(1 / 2)

禹城,車水馬龍,行人攘攘,但在其背後,卻也暗藏著許多密探,在內衛劉氏兄弟回到禹城後,每日夜裏,都有刀光劍影存在。

就在劉峰忙碌著整頓內政,處理密探時,山南西道,梁州,南鄭。

南鄭北臨漢江,南依巴山,曆來都是兵甲必爭之地,但曆經幾番戰亂過後,原本就不甚繁榮的南鄭,幾乎變成了一片廢墟。

零碎的建築廢墟堆滿了整個南鄭城的街道上,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腥臭味,隻要是上過戰場的人,都知道這是什麼味道。

但南鄭卻是一個曆史名地,春秋時為蜀地;戰國時,南鄭初屬秦,“左庶長城南鄭”,南鄭地名始著。

但南鄭卻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凡事山南西道的戰爭,南鄭必然是首當其衝,蜀、唐、漢為爭奪那“天府之國”,在這裏多次展開拉鋸戰,終於將這裏打的荒蕪人煙。

在南鄭荒廢的一個小院子裏,站著幾個大蜀的軍士,他們很是警惕的,警戒著四周,院子中,一全幅甲裝的將領愁眉苦臉的做在一塊破石上,此人正是武信節度使孫漢韶。

“咳咳!”

“咳咳!”

孫漢韶一副行將就木的樣子,不停的咳嗽,他本是一員能征善戰的武將,如今卻落的如此模樣,若說孫漢韶,也當得驍將二字,在北地能將契丹狼騎擊潰的將軍,屈指可數,而孫漢韶就是這寥寥數人中之一。

頗受蜀皇重用的孫漢韶,一直致力於北伐,染指中原,但是他的執念,卻將戰火引至自家,郭威在登基後,便迅速做出了安排,後周大軍近半全軍南下,不用駐守北地的大周禁軍,無疑是恐怖的。

郭威將主力集中到梁州,更加親自率軍,對梁州發動了猛攻。一番激戰過後,淮西軍成功的攻克梁州,殺死了京兆永興節度使,隨後大周禁軍、河東軍攜勝利之勢對武信軍勇追猛打,讓他陷入了危險的境地。

梁州的沔縣、褒城、略陽一線,已被大周軍全部攻占,且大周禁軍約有二十萬之巨,武信軍卻隻有五萬左右,但南鄭失不得,一旦南鄭丟失,蜀地便門戶大開,孫漢韶不得不將麾下軍士,全部拉倒南鄭死守。

但令孫漢韶焦慮的是,求救的書信早已送出,卻不見半個援兵而來,他本來已經打定了主意要和郭威死磕,畢竟大周初立,若是陷入戰爭的泥淖之中,郭威在大周的聲威勢必要弱上了許多。

隻要他在南鄭能抗上幾個月,郭威終究還是會撤軍的,他便還有喘息之機,但事與願違,山南東道節度使張虔釗居然投降了,河東軍突然控製了襄州,突然控製了山南東道,意味著南鄭成為了孤地,而蜀地的大門已然打開了。

郭威不動則矣,一動卻是驚人非常,不到一月的時間,竟然連破兩道,孫漢韶心中也為郭威的大手筆暗自驚歎。

枯坐在破碎的石板上,孫漢韶心中千百想法徘徊,放棄南鄭與否?

守與不守,戰與不戰,這樣的抉擇在他的腦海中不斷的出現。

實則在心中,他已經將當前的局勢剖析的非常明白,大周禁軍攻克了梁州之後,士氣高昂,氣勢如虹,戰鬥力有較大的提升,武信軍現在隻能守,但隻依靠這破碎的南鄭城,又能消耗掉多少大周軍力。

但倘若放棄南鄭城,這最後一個關口,天府之地,便將在大周禁軍的鐵蹄下,肆意踐踏,這才是孫漢韶不能接受的。

武信軍已然陷入了絕地之中,退不得,守不得。

沉默了許久的孫漢韶,看日頭已經偏西,緩聲開口:“殷呈!”

一白麵親隨走了上前,“君使,有何吩咐?”

孫漢韶麵無表情的問道:“援軍還未到麼?”

那親隨怔了一下,麵色難堪的答道:“已經回信,有五千劍南道軍士,正在趕來!”

孫漢韶聞言,青筋暴露,想起身厲喝什麼,但隨即又癱坐在碎石板上。

五千軍士!即便再來五萬軍士又如何,對於大蜀的那點家底,孫漢韶還是很清楚的,能算的上精銳的也就是他的武信軍了,這些年蜀地太過安寧,不像北地那般,戰事頻繁,安逸的蜀地,養出了一群安逸的軍士。

他們依然是不會打仗了,更何況是這般硬仗,若是這五千軍士到來,不給武信軍添亂,就是好的了,派他們上戰場,孫漢韶還不會如此想不開。

看到孫漢韶有些心灰意冷,那親隨低聲勸慰道:“君使,大周軍征戰多日,已是強弩之末,這幾日他們卻也損失不少兵力了,我們隻要再堅持一些天,大周或許便會退兵了!”

這親隨追隨孫漢韶時間很長了,對自家君使的品性了如指掌,看到孫漢韶流露出一些心灰意冷的意味,急忙力加勸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