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思忖了許久,眾人也不去催促他。
半晌,麻卿之才緩聲開口道:“ 修繕運河,是一個浩大的工程,以某粗略的估算,約需民夫十萬,銀兩五十萬,所需石料、木料等足足供應,三年時間,可修繕好齊州至磁州、邢州、冀州運河。”
眾人聞言,心中不由一震,這些條件中,隻有兩個條件不好達到,民夫十萬和那三年的時間,範陽府沒有如此多的人口可供修繕運河,而且三年的時間,對於範陽府來說,也是有些漫長的。
至於銀兩、材料,範陽府到是沒有太大的負擔,劉峰蹙著眉頭緩聲道:“某沒有如此多的民壯可供於你修繕運河的,三萬莊丁,這是極限!”
“那便成立運河軍,轄四衛工程軍士,計兩萬人,專職修繕運河,再令招募一萬民夫,工錢按照工匠學徒工同等發放!如此可行?”
麻卿之仔細的聞言,仔細的思慮,緩緩說道:“雖是工人比較缺乏些,但勝在銀錢十足,或許能成!”
“是與否,要一個確定的答案,莫要如此含糊!”劉峰對麻卿之的態度有些不耐,沉聲道,
麻卿之聞言,立刻起身道:“這需要仔細核算,某當下無法給君使切實的答案,何況用軍士修繕運河,這也是前所未有的舉措!”
“軍士與民夫最大的差別在於,軍士的執行力強,他可以完成指定下達的任務,再則,這些軍士修繕完運河,同樣有其他工程等待他們修繕的,並不是簡單的成立運河軍,就此完事的!他們將是專職的工程軍!可以抽條各處輜重營的骨幹,來負責組建。”劉峰詳細的解釋道,但有些事情,是解釋不到位的,隻有用實際的效果,才能讓人信服。
麻卿之也是一個聰明的人物,沒有實際的數據,並不信口開河,而是轉開話題,為劉峰和眾人介紹起具體的運河修繕方案。
現在的永濟渠運河,已經荒廢了數十年的時間,從來沒有人係統地修理過,麻卿之實地考察過多次,光是基本淤塞的河段,就有十多處,而其他淤塞的比較嚴重地河段,也有數十處之多。
整修大運河,最重要的就是將這些淤塞的地方清理暢通,然而,即使清理暢通了,還隻是完成了一小部分工作,而整修運河的關鍵是修建河堤。
河道淤塞的主要原因是河堤坍塌,將大量泥沙衝入河道之中,好在劉峰大開金手指將水泥燒製了出來,這是他敢於整修運河的最大依仗。
眾人越聽越是心驚,但劉峰卻是越聽越興奮,麻卿之於是詳細的介紹解釋,說明此人對運河的整治時心中有數的,他之所以質疑劉峰的決策,是對劉峰這個外行人的質疑。
麻卿之像是要把眾人這個想法給熄滅了一般,不斷的拋出重要的難題,讓眾人認識到整修運河時如此的困難,劉峰心中也對那些開鑿、整修運河的帝皇心中存滿的敬意。
整修運河相應的便是要修建橋梁,修建橋梁與修建河堤卻是不同,它需要更多的巧匠、石匠,範陽府即便是北地工匠最多的聚集地,但也隻是一道之地,比不得那些開鑿整修運河的王朝,那是集全國之力的。
馮道等人是沒有劉峰那般樂觀的,滿麵愁容道:“整修運河的成本太高,所需時間、工匠亦是太多,莫要得不償失了!”
麻卿之卻是不依,反對道:“治河本就是盛世之舉,但治河之利,定然是要超出其付出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若是齊州、磁州、邢州、冀州等地連成一片,尤其是連通禹城後,禹城的商品,便更能暢通南北,這其中的經濟含義,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最保守的預算,修通永濟渠後,範陽府的這些州郡、縣城,其商稅收入,可以提升三成,而隨之時間的延續,運恒產生的經濟效益會越來越大,最終毫無疑問的會大大超過治理的成本。”
聽著麻卿之的解釋,眾人沉重的神色,才有所緩解,而劉峰卻是早對運河能帶來的經濟效益深信不疑。
不能否認,在沒有鐵路的年代,沒有機械的年代,水運通到哪裏,哪裏就會繁華起來,永濟渠隻是南北直上而已,而若是完全整修通範陽府的水運係統,除了軍事上的戰略需要,就是經濟上給範陽府帶來的效益,也足以讓人滿意。
劉峰心中早已拿定了主意,但是這般浩大的工程,需要慎之又慎!若是稍有差錯,範陽府將陷入不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