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交接香港:先頭部隊提前進駐的真實細節(1 / 3)

交接香港:先頭部隊提前進駐的真實細節

往事

作者:陳佐洱

1997年7月1日,大部分中國人通過電視屏幕見證了具有巨大轉折性意義的香港回歸過程。雨中駐港部隊的交接儀式,英國旗落下、中國旗緩緩升起。然而,在這看似簡單正常、順理成章的一係列流程背後,是我們沒有看到的中方談判人員付出的艱苦努力。文件條約裏的一個詞,談判桌上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對香港的順利回歸產生不可預估的影響。

1994年3月11日,時任國務院港澳辦一司司長的陳佐洱從北京赴香港,出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他在此後直至香港回歸前的1208天裏,親曆了這中間種種艱辛過程。該小組是根據中英兩國政府聯合聲明成立,專門處理香港政權交接事務的臨時外交機構。陳佐洱將自己這段不平凡的經曆寫成一部紀實文學《交接香港——親曆中英談判最後1208天》。本文節選了香港回歸談判最後階段的真實細節。

不能一分鍾不設防

1997年6月的香港,社會諸多方麵的氣氛都比較高漲,地鐵裏、酒樓裏、商店裏乃至寫字樓裏,人們談論股市、樓市、馬經,話題總要落到“回歸”這件大事情上。

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處裏也是喜氣洋溢。政權交接方麵的重要談判基本上已經完成,除了首席代表兼未來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趙稷華大使還在與英方就交接儀式的細節繼續磋商著,我負責主談的14項議題已陸續與英方達成了協議,有關爭議基本得到了妥善處理。

6月16日中午,我突然接到通知讓我去趙大使辦公室,接聽來自北京的重要電話。電話裏傳來外交部王英凡副部長的聲音:“陳佐洱,我正在錢副總理的辦公室裏給你打電話。”這句話,立刻讓我感到了急迫與分量。

王副部長指示我,要帶領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防務與治安專家小組,立即與英方開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先頭部隊提前進入香港問題。他說,北京已組成專家組,傍晚就飛抵香港,配合你的工作。來人將會傳達具體方案,隻要是在底線範圍內的,授權你可以當場決定。說到這兒,他加重了語氣:“時間不多了,一定爭取在一周時間內與英方達成協議。關鍵是——快!”

原來,解放軍先頭部隊提前進港的問題已經在中英外交高層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談判,沒有取得進展。一般的理解,解放軍駐港部隊應於7月1日零時香港回歸時開進,此前已派遣196名以技術和後勤人員為主的先遣人員分三批進入香港,為駐港部隊開進預作了通信、交通、後勤等方麵的必要準備。

可是,洞察秋毫的中央領導人在1997年5月4日聽取有關彙報時敏銳地發現上述方案存在嚴重缺陷——假如駐港部隊7月1日零時才進港,從北到南抵達全部營地尚需2-3個小時,這就意味著在駐港部隊到位前香港大部分地區將出現防務真空。而此時,中英兩國領袖將在全世界的矚目下進行香港政權交接的盛典,數千名前來見證的各國政要和各界名流也都雲集在香港島。

中央領導人指示,如此重要的曆史時刻容不得一點紕漏差錯,剛剛回到祖國懷抱的香港絕不能一分鍾不設防。駐港部隊必須立即組成一支先頭部隊,攜帶武器裝備於7月1日零時以前進入香港,確保零時開始有效履行全香港的防務責任。他要求外交部立即就此與英國磋商。

外交部通過多個渠道開始了與英方的磋商。之前一個多月,外交部一再提出先頭部隊必須提前進港的問題,始終得不到英方積極響應。

正在“結”越擰越緊的時候,英國發生了政府更替,工黨接替保守黨上台執政。為了表達中國與英國新政府積極合作的善意,推動談判工作,錢其琛副總理6月2日親自致函英國新任外相庫克,請英國政府指示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代表,同中方代表盡快就具體安排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