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認為命運是天生就注定,沒法改變的。但是我從不這樣認為。人是有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的。命運並不是別人給你創造,而是自己創造的。自己創造的東西隻有自己可以改變。別人的命運我們也沒有辦法改變,我們自己的命運別人也無法幫我們改變。
我們的命運其實來自於每個事件結果的累積,而每個結果來自於我們付出的行為,每個行為來自於我們的思維,而思維源於我們內在的動機。動機從何而來?從我們的心裏而來。我們要問問自己一生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這裏分享三個寓言故事,希望能給你啟示。
1)一株蘋果樹
一株蘋果樹,終於結果了。
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人拿走了,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無比氣憤,於是它自斷經脈,拒絕成長。
第二年,蘋果樹僅僅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
“哈哈,去年我得到了十分之一,今年得到五分之一!翻了一番。”這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原本可以繼續成長。比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係,它還可以繼續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然而,這棵蘋果樹過於計較失去的果子,於是失去了成長的機會。閱讀感悟:
成長是要付出一定代價的,要有寬廣的胸懷,不計較暫時的一點一滴的得失,全力以赴奔赴成功。
其實,人的成長和這棵蘋果樹一樣,在一開始,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成長本身才是最關鍵的。太在乎果子反而會阻礙自己的成長。
當蘋果樹長成大樹的時候,就會有更滿意的收獲。
實現成長必然意味著付出一定的代價,佛說:“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大舍大得。”任何事情都是有舍必有得,有得也必有舍,隻是看你想要舍什麼,想要得什麼。
世界上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還要寬廣的是天空,比天空還要寬廣的是人的胸懷。沒有長遠的目光和寬廣的襟懷,患得患失、斤斤計較得失成敗的人,永遠不能獲取成功!
忠告和建議:
仔細想一想你以往的成長過程,曾經被什麼困擾著?你采取了什麼樣的態度?這些態度是否對自己以往的發展構成了阻礙?你需要什麼樣的改進?
要打開你的心扉,不受或者減輕外在瑣碎事務的困擾,不要害怕付出必要的代價,要全力以赴盯住你要實現的最重要的目標,全力追逐你的目標,努力實現你的成功。
2)馬拉鬆的故事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一名叫山田本一的日本選手奪得了世界冠軍,爆出了個大冷門。在這之前,他成績平平。
當記者問他是依靠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憑智能戰勝對手。”但很多人內心裏都認為這個選手取得冠軍純屬偶然。
10年以後,這個選手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寫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過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標定在40公裏外的終點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閱讀感悟:
分割抵達目標的距離,將看起來遙不可及的目標拉近。
越是遠大的目標,看起來就越是遙不可及。但如果你將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你便會覺得它們離你並不遙遠。如果你能完成每天、每周、每月、每年的目標,你就會距離原定的遠大目標越來越近,直至最後完全實現。
每個人與自己的目標都有一段漫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常常會令我們灰心喪氣、煩躁不安,甚至跌倒在奔向目標的路上。這時,不妨將這段距離分成幾段,以此淡化困難,堅定信心,最終,讓自己成功地抵達目標。
大多數人之所以半途而廢,其實往往並不是因為目標過高、難度太大,而是覺得成功似乎遠在天邊,遙不可及。確切地說,他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是在達到無數的小目標之後,才實現他們偉大的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