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寡婦門前(1 / 2)

平頭小百姓無權無勢,善不得伸,惡不得懲,因此對於因果報應之說總是喜聞樂見。民間有一說:雷公電母專劈惡人。此一說,信者幾人,不得而知,但大多數人總是樂意相信並以此說道的。隻是天地不仁,那雷公電母或者會不小心劈著一兩個壞人,大多時候,劈的人卻是毫無根據,很讓人莫名其妙。譬如台州府永寧縣萬壽鄉的荷花潭村,村東頭的王老頭,七老八十了,為人老實懦弱,誰也沒聽說他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不知怎的,卻在田裏頭被雷劈死了。村裏人議論紛紛,不得其要。

這時有個叫孫貴的無賴漢,見人便說他曾看見王老頭偷偷摸摸的進出李寡婦家裏,每次進去就關門鎖戶,過個把時辰才會出來。孫貴說得繪聲繪色,聽者恍然大悟——哦,原來如此,怪不得被雷劈了。這個李寡婦,嘖嘖,還真看不出來……

卻說這個李寡婦又是何人?李寡婦原是李家村李裁縫家的閨女,人喚李二娘,因為人長得漂亮又能幹,當年求娶的人能從村東頭排到村西頭去。李氏東挑西選,最終相中了荷花潭村的張應舉。這張應舉也是一表人才,學問又好,已過了鄉試做了鄉貢。當時人人都說這兩人是金童玉女、天作之合,不知羨煞了多少人。可惜張應舉時運不濟,連考了兩次舉人,皆名落孫山。眼見仕途無望,家計又艱辛,遂在本村的學堂當起了教書先生。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兒子名士誠,現年八歲;女兒喚瑞珠,現年五歲。按說,這樣的日子雖然清貧,但小兩口勤勤儉儉,日子總算還過得去。不曾想一年前張應舉卻得了肺癆過世了,家裏一下子少了頂梁柱。不多時,張應舉的寡母張老太太也去了。李氏悲痛之餘,獨自操持起家裏的生計。白天給人縫補漿洗,晚上架起織機織布,每日起早摸黑,忙忙碌碌。幸喜兩個孩子都聽話懂事,兒子張士誠白天去學堂上學,放學後就幫母親做家務;女兒尚小,卻也早早學會自己穿衣吃飯,還會幫著掃地洗碗,或給母親遞遞針線,打打下手,像個小大人一樣。鄰裏見他們孤兒寡母生活不易,對他們多有接濟,如此日子才不至於過不下去。

這個孫貴卻是村裏的潑皮,整日遊手好閑。他見李氏生得好看,早就起了覷覦之心。待張應舉一死,自覺她家沒主事的男人,有了可趁之機,遂每每用言語調戲,李氏都不應他。有一回他見李氏一人在河邊洗衣服,就上去欲成好事,卻被李氏用洗衣槌打到了河裏,於是懷恨在心。恰逢王老頭這件事,孫潑皮便想:你不是要做貞潔烈婦嗎?我就潑你一身髒,看你還怎麼傲得起來!於是逢人便說王老頭與李寡婦如何如何。

孫潑皮的話本經不起推敲,奈何村裏好事者最喜歡聽這種偷雞摸狗的醜事,還有一種人,聽聞別人的辛秘便覺得比出自己的優越來,反倒希望事情就是真的。於是越傳越玄乎,說的人繪聲繪色,好像都親眼看見了似的。就有人偷偷的問隔壁的張大嫂:“大嫂,那個被雷劈了的王老頭,以前是不是經常去那家呀?”下巴尖指了指張應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