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一點多鍾,蕭正陽還在沙發上眯著,他的電話響了。
他睜開眼睛,伸手拿過電話,看了一眼,是軍線轉出來的外線。
他接通了一聽,是孫明曉的聲音。
孫明曉在電話裏說道:“老蕭,瑤山晚了一分鍾進入戰備狀態,我發了一個戰備差錯過去了,但是沒在記錄本上登記,他上午打了我好幾次電話,我都沒接,接下來你看著弄吧,如果沒事了,跟我說一聲,如果還是不行,我晚上登記到記錄本上,明天早交班的時候交出去。”
蕭正陽當然知道,孫明曉既然沒在記錄本上記錄,這個戰備差錯,一定是可評可不評的,也就是說,徐江在值班過程中,肯定出現了一定的問題,但是,這個問題雖然是個問題,但並沒有對整個戰備工作造成什麼影響。
說它是戰備差錯,它還真是戰備差錯,說它不是,也就不是了。
孫明曉現在的境遇雖然不是很順利,但是蕭正陽了解他,知道他從來也不是一個把工作當兒戲的人。
說白了,孫明曉之所以這麼做,其實跟昨天晚上的事情有關,他其實是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這個戰備差錯,跟徐江要對童剛進行嚴肅處理的套路,是一樣的。
一營情報站,同時接收下麵五個連隊的情報,各個連隊之間的情報,是互補的,有些時候,這個連隊出了一點狀況,其他連隊就及時補上了,總體來說,不會影響總體工作,都是屬於正常狀況,但是,如果認真起來,晚一分鍾也是晚,也是可以追究責任的。
而且,從曆史經驗來講,也確實出過類似的問題,因為某個連隊進入戰備狀態晚了一分鍾,導致出現了重大情報遺漏,最後被上級部門嚴肅處理。
所以,孫明曉這麼做,從工作的角度來說,從嚴格要求的角度來說,是說得過去的,隻是,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對這種小的疏漏不怎麼計較,大家也都不太當回事了。
從一營情報站的角度來說,總體的情報上報工作沒有出現問題,這個一分鍾左右的差錯,是可以忽略不計的,但是,對於瑤山連隊來說,一個戰備差錯,可能把他們半年的情報優質率拉到所有連隊的中下遊水平去。
戰備工作是硬杠杠,一個連隊想參加年終的爭先創優評比,戰備工作是必須要在全營,甚至全旅的連隊中名列前茅才可以的,以蕭正陽對瑤山連隊的了解,他們現在扛不起這個戰備差錯。
從某個角度來說,出現這個戰備差錯,受到影響更重的是連隊,是主管軍事工作的雷鳴,但是,這個戰備差錯是在徐江值班的時候出現的,他的責任是最大的。
瑤山年年要爭先進,一直沒爭上,今天是希望最大的一年,如果因為戰備工作影響了最終的評比,徐江就是罪魁禍首。
以蕭正陽對徐江的了解,他覺得徐江無論如何都不會硬扛起這個責任的。
所以,接下裏就要看徐江怎麼去處理這個事情了。
孫明曉說了,他已經私下裏主動給孫明曉打了好幾個電話了,孫明曉都沒接。
他能私下裏主動給孫明曉打電話,這就說明,他是想通過私下的途徑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