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很多事情,都是有因果的。
蕭正陽之所以願意吃這個虧,不是他錢多沒地方花,而是他不願意因為這個事,給謝正林和自己埋個雷在那裏。
活一天一天的幹,日子一天一天的過,轉眼間,到了九月中旬。
劉永軍給蕭正陽打了不止一次電話,說房子的事情。
蕭正陽也一次一次地向劉永軍承諾,盡快把房子給他騰出來。
然而,被清房的那些人,騰房子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沒有全騰出來之前,分房的工作就一直沒有進行下去。
有人不急,有人著急。
對於那些分數高的,知道自己可以先挑房子的,就不太著急,他們希望房子都騰出來,然後他們就可以挑選一個比較好的房子。
對於那些像蕭正陽這樣的,急著用房子的,就有點著急了。
即便房子還沒有全部騰出來,但畢竟也是騰出來有十多套了,為什麼不能緊著急用的人先分下去呢?
個人的考慮,隻是個人的考慮,作為旅機關,作為統籌安排住房的後勤部門,他們想的要更多一些。
多年沒有清出來的房子,好不容易清出來了,他們就希望能有一個比較穩妥的分房方案,一旦把房子分下去了之後,三五年內,甚至十年八年內,不會再出現和房子有關的糾紛。
住進去容易,騰出來難,這是大家都能切身感受到的事情。
對於蕭正陽這樣的人來說,他隻是想要套房子住,好一點差一點都無所謂,隻要能住就行。
對於營房部門,對於後勤部的這些在職人員來說,這是他們的一項工作,當然是一勞永逸最好,至少在他們的任期內,不要再起糾紛。
所以,蕭正陽著急歸著急,負責分房的相關部門的人,卻是穩如泰山,一步一個腳印地在做他們的工作。
蕭正陽帶著助理辦的人,反複地統計申請住房的人員資料,反複上報,然後一次又一次地拿到分房方案,然後一次再一次地拿到重新調整的分房方案,就是不見房子往下分。
拖到九月下旬,蕭正陽都不敢接劉永軍的電話了。
從八月份,他就答應劉永軍,要把房子給人家騰出來了,現在到了九月下旬,都一個多月了,他還沒把房子騰出來,你讓他接了電話跟劉永軍說什麼呢?
而劉永軍呢,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大約一個星期左右,就會給蕭正陽打一次電話,問他房子的事情,有時候是白天的時候,把電話打到助理辦的辦公室,有時候是晚上的時候,把電話打到了蕭正陽的手機上。
不管是在辦公室的時候,當著王小勇等人的麵,還是在家裏的時候,當著方麗的麵,蕭正陽接到劉永軍的電話,都是十分尷尬的。
房子是人家的,現在人家要用,你必須得把房子還給人家,可是你有沒有地方住,又沒法立刻騰出房子來。
除了象孫子一樣,一味地跟人家說客氣話,說好聽的話,還能做什麼?
蕭正陽實在不明白,劉永軍這段時間為什麼就這麼著急問他要房子,但是,這麼一來二去,反倒把他之前無償住劉永軍的房子,所對劉永軍產生的感激之情,一點一點地消磨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