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吳鷹,1959年出生於北京,中澤嘉盟投資基金董事長,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是中國第一代互聯網人,也被稱為當年馬雲獲得孫正義投資時的“紅娘”。
1987年吳鷹剛到美國時口袋裏隻有27美元,而他的UT斯達康2000年上市時,市值達100億美元,2001年銷售收入達6.27億美元。UT斯達康最成功的產品“小靈通”,覆蓋了中國300多個城市。
初識馬雲
我現在還能清楚地回憶起來最早認識馬雲的情形。馬雲是我們比較早的一個投資項目,這個項目就是阿裏巴巴。
1995年,孫正義先生投資了我們,我們五年以後,也就是2000年上市,上市以後股票市場也還不錯,成為第一個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民企,市值也超過一百億美金,我們就開始在中國進行一些投資。
當時孫正義這邊沒有什麼中國人,機構也沒有,所以我們跟孫正義一起成立了SBCVC(軟銀中國風險投資基金)。這家公司是由我們雙方共同創立,由UT斯達康的共同創始人薛村禾先生來主持的,早期的時候,有很多事情都是我們在一起做的。
當時雅虎上市非常非常成功,所以孫正義對中國的互聯網也非常有信心,就一定要投入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所以他讓我們把中國的互聯網公司都找過去,當時馬雲也在裏麵。
我前兩年春節跟馬雲在三亞的時候,還聽他抱怨說:“你們當年真不像話,隻給了我6分鍾時間。”我說:“不可能啊,怎麼可能隻有6分鍾,6分鍾的話什麼事能說得清楚。”
後來我還特意問了一下當時的經事人,經事人說真的隻有6分鍾,就是每個人的演講時間是6分鍾,但是互動時間其實沒有限製,誰說得比較棒,大家有興趣聽,那麼那個人就能多說一會兒,沒興趣就拉倒。
我更正一個版本,說馬雲在孫正義的辦公室給他做了介紹,然後在洗手間用了6分鍾的時間說服了孫正義,這都是媒體的誤導。
我最開始沒見過馬雲,見他的第一眼,我覺得這人挺怪的,怎麼長成這樣。馬雲是偏後一點上來,他的穿著也最簡單,一個破夾克,然後拿了半張紙。我到現在也沒有機會問他,為什麼是用半張紙?馬雲是學英文的,所以英文很好,他的語言天賦還是用上了,在那兒講電子商務。我當時聽得雲山霧罩,也不太懂電子商務,就是覺得這個人很有熱情,講得也還是很清楚。
我們當時見了很多很有名的一些互聯網的人,但我們一致都挺喜歡馬雲的。
當時孫正義對馬雲說了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深刻,他說:“我投資你,要讓你超過某某公司。”
我們一致看好馬雲,就把孫正義已經決定的另外一家的投資停下來了。那也是當時很有名的一家互聯網公司,那個公司的頭兒現在也是我的好朋友,他有時候還和我抱怨:“如果當時投了我,現在就沒有馬雲了。”
我說:“投了你,我們不投馬雲,馬雲也會成功的,但是投了你,錢也就泡湯了。”
一百美金加十億美金
2005年,投資阿裏巴巴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是當時的“數字中國”的主席,就做了一個在美國的“中美IT領袖峰會”。
當時請了中國一幫IT企業的頭兒和美國IT企業的頭兒,楊致遠、思科的老大都來了。
因為是我組織這個會,就希望多一些人來參加。馬雲這個人比較好玩兒,所以我們讓他一定要來。他開始說會來,但後來又有什麼事,時間衝突了,說來不了,反複了一兩次以後,我給他打了電話,說:“你一定要來,哪怕你待兩天就走,大家交流交流挺好的。”當時楊致遠跟馬雲不熟,是孫正義介紹他們認識的。楊致遠第一次和馬雲見麵還是在我的辦公室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