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太史慈歸心(2 / 3)

隨後兩人再次坐下,劉天浩開口道,

“現如今這世道,外戚宦官狼狽為奸,奸佞當道亂政,皇帝沉湎女色,肆意享樂,地主豪閥強搶土地,苛捐雜稅日益嚴重,我此次出世就是打算橫掃朝堂之上的那些奸佞,保護天下百姓,保護我大漢的基業萬古常青。”

劉天浩直視著太史慈問道,“既然生在這個亂世上,子義你可願意跟我一起,腰懸三尺寶劍,蕩平天下賊寇,救黎民百姓於水火?”

太史慈聽到劉天浩這麼一說,立馬是猛然單膝下跪,“先生高義,子義敢不從命,拜見主公!”

劉天浩急忙上前扶起太史慈,

“有子義你相助於我,有如虎添雙翼啊,哈哈!”說完兩人惺惺相惜……

太史慈第二天就前往黃縣請辭了公職。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劉天浩每天和太史慈練習弓馬武藝。劉天浩的弓馬騎射水平純屬三腳貓把式,太史慈看在眼裏也不追問,隻是一門心思的教授指正劉天浩。

一個月練下來,劉天浩已經能夠耍的中規中舉,有模有樣。當然,上陣殺敵肯定是不行的,劉天浩也從沒想過自己要衝鋒陷陣,更加不會去和別人單挑了。

雖然劉天浩實戰方麵不如太史慈,但是經常會把自己後世了解的一些小技巧抖露出來,太史慈也常常覺得受益匪淺,他的進步倒是比劉天浩大的多,畢竟劉天浩講的那些,都是千年積累的智慧結晶。

每當太史慈詢問這些技巧的出處時,劉天浩也都含糊其辭推到了鬼穀一脈頭上。

這一日,劉天浩和太史慈例行的從羅口山上打獵歸來,收獲倒是不錯,太史慈獵獲一頭黑毛野豬,而劉天浩運氣更好,以他那三腳貓的弓術居然讓他射傷一頭麅子還有一頭幼麋。

連續近一個的訓練,劉天浩武藝漲了一大截,那羅口山上的野獸也快被他倆給獵光了。當然,大部分是太史慈的功勞,像今天劉天浩這成績,純屬運氣。前半個月,劉天浩全部放的空靶;後來好一點,也就射下來幾隻小鳥。

不過劉天浩也不氣餒,他知道自己犯不上和太史慈比這個能耐,要知道,整個三國能和太史慈比弓箭得,一手五指都不滿,也就黃忠、呂布能和他相當。

現在的太史慈雖說還是年幼,但那一手弓箭卻已是爐火純青了。

他們這一個月不僅長進了武藝,滅殺了羅口山的野獸,更是用獵獲的野獸前往黃縣賣了不少銅錢,這個時候,大漢朝還在以銅錢進行買賣,等再過兩年黃巾起義後,就隻能以物易物了。

兩人利用這些狩獵所得,換置了一身武器,一杆長槍,一把短劍,一付弓,太史慈也把原來那付舊弓給賣了,新換了一付三石鐵膽巨弓。

他們打定主意要建立一番功業,自然是不能一直待在東萊黃縣這一塊地方的,所以他們還購置了一批糧食,留給太史慈母親食用,又是向村裏鄉親鄰裏一番叮囑,請他們對太史氏稍加照顧。

太史氏對這兩人的決定也是十分讚成的,深明大義的支持太史慈的的決定。太史氏曾經對太史慈說過:鴻鵠當有擎天之誌。

一切安頓好後,劉天浩太史慈二人,終究是離開了這山村小地。卻也並不準備前往東萊郡城,反倒是一路西南而去。

太史慈也不追問劉天浩原委,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是清晰,知道劉天浩是是個胸有萬象之人,一切隻要按照劉天浩的吩咐去做便是。

至於為何向西南而去,劉天浩早有自己的打算,他早已擬定一連串的計劃。西南之行將是他這計劃裏至關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