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何屠戶玩陰謀(1 / 2)

袁紹乍一聽劉天浩居然想通過自己結交那些落難的黨人,不免是相當吃驚,思前想後卻是搞不懂為什麼劉天浩要這麼做。

他哪裏知道,再過兩年不到,黃巾亂起後,皇甫嵩等人規勸靈帝,解除已經實行了近十六年之久的黨錮之禍,借以緩和內部矛盾,專心甚至借力對付黃巾。

其實,所謂的“黨人”事實上自然不是那些宦官所宣揚的謀反者,相反,他們是更具熱情與才具的漢王朝忠實擁護者。

等到那時候,赦令一下,這些曾經落魄的士大夫、太學生將青雲直上,絕大多數人感念皇恩浩蕩,紛紛奔赴沙場或運籌帷幄,為朝廷效力,這為迅速平定黃巾之禍,大大的助了一把力。

劉天浩的想法就是,你袁本初後來那麼牛掰,一是仗著四世三公祖蔭下來的威望,二就是靠著你前麵這些年行俠仗義,庇護過那麼多的落難士大夫、太學生以及遊俠兒。現在嘛,稱著你自己還沒意識到這一點,我是能挖幾個算幾個,隻要他們認識了我,我就絕對不會放他們逃脫我的五指山,哥學了那麼多年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理論,還有思想品德教育,難道還忽悠不了你們這些兩千多年前的憤青?

而且,在黃巾起義後,袁紹下鄉做軍閥之前,他這個二百五憨貨,居然把這些大才都推薦給了何進。問題是,何進根本就不能也不會善用他們,真的是大大的浪費。本著合理利用的觀點,劉天浩的打算時,必須要拯救這幫現在以及將來都在蒙塵的珍珠們。

袁紹現在才三十不到,不過卻已經顯露出其猶豫不決的毛病了,在劉天浩看來多麼賢明、多麼天才的想法啊,他卻是仍然疑頭疑尾的,跟個娘們一樣,吞吞吐吐的。

“本初兄,能,或不能,你倒是給痛快話呀!”劉天浩眼見袁紹不置可否的樣子,連忙催促道,語氣中帶著一點不耐煩,好像是說,靠,袁本初你也太不識抬舉了吧,我這是在幫你,你他麼的這都認識不到?

袁紹一邊看見劉天浩似乎動了真怒,又是心想這事做了,對自己對黨人都沒有壞處,那麼自己還有什麼好擔心的?於是立刻咬咬牙,答道,“既然戾王殿下甘冒如此大風險,替那些落難的黨人遮風擋雨,我自當是從中協調一二。不過,殿下封國中山,地處冀州之北,卻是頗為偏遠,如果那些士人太學生不願前往,我就是愛莫能助了。”

“這個是自然!不過,本初兄,卻是狹隘了,中山再北,也北不過這雁門、雲中邊塞吧?若如你所言,就因為地處偏北,他們就不來,倒是讓我恥笑,這種人,不來也罷!”劉天浩譏笑道。

“這個…這個隻是我一時口快,考慮不周,倒不是那幫黨人所想!還請殿下原諒則個。”袁紹被說得是麵紅耳赤。

“四夷之地,皆為漢土,若是天下人都按照你剛剛的那個說法行事,那麼,這塞外邊關誰來守禦?還是說我劉天浩以及外麵那幾萬大軍命中注定就比那些士人矮半截嗎?我們能來戍邊,他們卻是嬌貴,來不得嗎?”劉天浩打算一次把袁紹玩到怕,所以依然不依不饒道。

“我…我…我…”袁紹腦袋已經是一片空白了。

“本初兄啊,不是我說你,你袁氏一門四世三公,不管是名,還是利,這不都是我大漢朝廷賜予你們的嗎?你!你怎麼能夠說出那種話來呢?唉,不說這個了,本來咱倆說的是庇護黨人一事,卻沒想到另出這麼個不愉快的事!事到如今,你呢,關於勸說黨人來投一事,你是用心也好,不用心也好,無所謂了,唉,這世間事倒是耳聽不如眼見啊!”劉天浩這話是越說越毒了。

袁紹那臉已經不僅僅是紅的了,在油燈明滅不定的照耀下,竟是隱隱顯露出一絲紫灰色,感情是氣的全身血氣全都衝到脖子以上了,估計再這樣下去,不是吐血就得腦溢血了,還好袁紹不是一般人,不像被豬哥對戰王朗,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劉天浩還是給袁紹留了活路的,袁紹這個時候也發現了這條活路。

“殿下,此番的確是我言語冒失,這卻不關天下士大夫的事,也不關我袁家的事,話是我說的,那麼責任在我一人,殿下切莫再言語傷及無辜了。待我回到洛陽,定會竭盡全力的協助說服那些落難的士大夫、太學生來投殿下,也希望殿下能夠善待他們,切勿寒了我等一片苦心啊!”沒錯,劉天浩留給袁紹的活路,就是乖乖把黨人送到自己這邊來。

“本初兄當真要這麼做?”劉天浩故作驚詫道。

“按照殿下所言,大丈夫說話,一口唾沫一顆釘!我也當如是!”袁紹臉上已經慢慢恢複了自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