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太師回朝之後,紂王率領文武百官親自迎接,聞太師謝恩之後回府休息。
第二天早朝,太師雙眼掃視之下,但見費仲尤渾也在其中,便向紂王問道:“臣在出征平靈王之前,將此二人打入牢中,不知是陛下為何將他們放出?”
紂王陪笑說道:“我觀此二人並無大惡,便擅自做主放出二人,太師勞師遠征,征戰數年,為國操勞,何必為此二人而大傷肝火?”
就在這時,卻聽得麾下大臣聯名參奏費仲尤渾飛揚跋扈,淩辱大臣,並蠱惑天子殘殺忠良,攪亂社稷,並將近年來兩個賊子所收受賄賂的禮單都一並呈了上來,聞太師聞言大怒,跪請紂王下旨殺此二人。
紂王見聞太師及群臣盡皆跪倒在九間殿,尤其是聞太師受先王托孤,帝乙先王在臨終之時要求紂王事之如父,現在見他行此大禮,如何受得了?無奈之下隻能應允。
見紂王同意了,早已將二臣恨得牙根癢癢的虎狼侍衛立刻將他們拖到了午門外,一刀斬訖。
聞太師見斬了二賊,終於鬆了一口氣,又提出將二賊子的頭顱送給東南二路諸侯,以解戰事,紂王本來想要保全他們的屍首,卻又聽得聞太師奏言,他們以屍首為國立功,可封爵位,惠及子孫,紂王這才勉強同意。
聞太師又向紂王上奏折,請求建立東海郡,紂王因為費仲尤渾被殺,心情不佳,推說身體不適,便宣布散朝,聞太師無奈,隻得退去。
半月之後,聞太師帶著東南兩路諸侯退走的消息來到宮中,親自向紂王彙報。乘著紂王高興之餘,便把設立郡縣的好處詳細向紂王進行了彙報。
紂王本就是個聰慧的君主,一聽之下自然就明白了事情的利弊,當即準奏,經過征詢聞太師的意見,便命遊魂關總兵竇融兼任東海郡守,又任命郡尉以及十幾個縣令、縣尉,正式成立了東海郡。
紂王設立郡縣的消息傳來之後,黃飛虎等數十個貴族的心中都很不滿,但是他們聽說是聞太師的主意,更何況東海郡的設立並沒有威脅到他們的利益,便都不再多言。
唯有黃飛虎的臉上有不平之色,回到王府與周紀、黃明、龍環、吳謙及其弟黃飛彪、黃飛豹說起此事,憤憤地說道:“我黃某奉王命征伐東海,立大功二百餘場,被天子封為王爵,卻無尺土之封,而竇融區區總兵,竟能獲得東海一郡,雖然天子規定有任期,卻又言明當下乃戰亂時期,允許連任,這其實與一方諸侯有何區別?虧得黃某盡忠為國,貴為王爵,卻不如區區一介總兵,此恨實在難消。”
周紀卻小聲說道:“大王,依我說,我們不如反了他的,現在天子昏亂,江山幾欲不保,更加上天子賞罰不公,大王雖是皇親,卻也遭到如此不公的待遇,而末將聽聞鳳鳴岐山,西岐賢王姬發拜昆侖異士薑子牙為相父,天下三分已有其二,我等何不投奔西岐?以大王您的資曆威望,必能獲封高位,到時候裂土封侯,豈不是比在這個風雨飄搖的成湯落個身首異處的下場要好得多?”
黃飛虎聞言,頓時勃然大怒,指著周紀說道:“我黃氏七世忠良,天子又不負我,況有我妹子在宮中為妃,怎肯做此叛逆之事?周紀你這賊子,你金帶垂腰,官居神武,不思盡忠報國,竟敢以此言惑我,真是該殺,念你追隨本王多年,免過死罪,再由此言,休怪黃某不念昔日情分,還不退去。”
周紀默默無言退去,當晚便來到了黃明房內,小聲說道:“我已好話說盡,奈何大王不反,這一回不得成功,散大夫追究起來,你我妻小盡皆不保,須得設一計方可。”
黃明卻笑道:“你沒聽大王近日說麼,天子不負於他,另加上黃妃尚在宮中,大王是以不反,隻要天子做了對不住大王的事情,到時候你我再煽風點火,必然會反也。所以我們的計策,應當是想辦法讓君負臣。”
“哦?不知如何負法?”周紀一怔,隨即問道。
黃明嘿嘿一笑,神秘的說道:“周兄知道,三日後便是元旦吉日,按照規定,命婦需要進朝見正宮,我曾聽說蘇皇後對大王切齒痛恨,隻要我們買通侍女,把夫人單獨引至王後宮中,然後再買通昏君近侍。在夫人入正宮時將昏君引入,昏君見夫人美色,必定把持不住,到時候我們再命人暗暗將此事通知黃娘娘,娘娘本就對蘇後不滿,又因為嫂嫂的關係,必定與昏君反目,昏君護著蘇後,黃妃必定吃虧,甚至有可能被貶入冷宮,妻子受辱,妹子失勢,想必大王惱羞成怒之下,必然會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