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古代兵器(下)
其實離著好遠我就看到,在那本石書的前麵,也就是石像的手掌後端,有一個正方形的東西,走近了我們才發現,這是個類似於現代辦公桌的石台,它的外表十分光滑精致,上麵還有一些類似於我們在“天宮”裏見到的那些黃金管道。
“淩宇大哥,你說這裏會不會也是個錄影機啊?”我想當然地問道。
李淩宇正專心於石書上的內容,並沒有回答我的話,反而是胖子在一邊插嘴道:“我看夠嗆,你瞅瞅這椅子,明顯是背對著這邊的,難道天洞人是腦後長眼的不成。”
我一想也是,便不去管它了,相比來說,石書上的內容更加地吸引人,這上麵是一些密密麻麻的線條,因為年代久遠,有一小部分已經看不清了,總體上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城市的布局圖,我覺得有些奇怪,卻說不出是哪裏,便問李淩宇:“怎麼樣,看出什麼來了嗎?”
“這……這幅圖我好想在哪裏看過,你是不是也覺得?”聽他說完,我心裏也是一驚,可想想又不對,“但這和山體裏的那座古城明顯不一樣,倒是有點像是中國古代的普通城市。”
“哎呀,你們討論個啥勁啊,這不就是北京城嗎。”胖子坐在地上,一邊摳著腳一邊說道。
我也是恍然大悟,“對啊,我說怎麼這麼眼熟,可天洞人為什麼要把北京城畫上去呢?”
“那就難說了。”胖子穿上鞋,十分不雅的把手放在鼻子下麵聞了聞,有些得意的對我說:“你還不知道吧,胖爺的鋪子隔壁是一家做拓本生意的,平時沒事去看兩眼,時間一久也就成半個學者了,你不是老問胖爺我為啥知道那麼多嘛。”
“哦?你還能有這雅致?”我不屑地說道,“那你說這是什麼時候的北京城?”
胖子撇了撇嘴,他這人受不起激將,聽我一說立馬不樂意了:“想考你胖爺?回去再念幾年書吧小兄弟。”他拍了拍我的肩膀,繼續說道:“總所周知,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礎上修建起來的,明朝燕王朱棣選定北京為都城,當時既要用此地理之氣,又要廢除元代的剩餘王氣。於是水師便采用將宮殿中軸東移,使元大都宮殿原中軸落西,處於風水上的“白虎”位置,加以克煞前朝殘餘王氣;鑿掉原中軸線上的禦道盤龍石,廢掉周橋,建設人工景山。
這樣,主山(景山)--宮穴(紫禁城)--朝案山(永定門外的大台山“燕墩”)的風水格局便又重新形成了,你們看。”說著他指了指地圖上的一處,“據史料記載,1557年紫禁城有過一場大火災,之後朝廷便將財力物力集中於宮殿的重建,直到1564年才增築外城各城門的甕城。依規模來看,這上麵的北京城起碼是明朝以後的,具體說是在155年以後的。”
“嗯。”李淩宇讚許的點了點頭,“可這並不是關鍵點。”
我看他把手放在石書表麵,似乎在有目的得摸索著什麼,過了一會,李淩宇的手突然一停,“在這裏。”
我還沒反應過來就見他往下一按,隨即便聽到四周傳來一陣機括運轉的聲音,“我靠!”胖子驚呼一聲,連我也是脖子一縮,畢竟在天宮裏被飛箭射擊的那一次給我們心裏留下了太大的的陰影。
我有些警惕的看了看四周,隻是想象中的畫麵並沒有出現,反而是有兩行字跡不知道什麼時候在石書的表麵浮現了出來,我看出那是天洞文,問李淩宇道:“淩宇大哥,你認識這東西嗎?”
“嗯,讓我看看。”他拿出一隻毛刷,在石書表麵清理著,我這才發現,這兩行字是在機括的帶動下翻轉過來的。不知道天洞人如此隱秘的設計了這個機關,到底要隱藏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