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七日,闖王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從三麵包圍了北京。明軍在宦官的鞭笞下,雖然還在反抗,但已不能阻擋住起義軍勢如破竹的進攻。
崇禎皇帝見大勢已去,不想把後宮佳麗和兒女們留給起義軍,便揮劍亂殺亂砍,刺死兩位公主後,又逼迫皇後和妃子們自盡。
當崇禎要殺朱慈煥(傳說中朱三太子.)和另一位公主時,一位老太監用胸膛迎住了劍刃,說:“皇上,給朱家留下點骨血吧,或許會東山再起啊!”
就這樣,姐弟二人逃出了京城。傳說二人在一名大內侍衛的保護下來到章丘鵝莊。之後雲雲,說法不一。
“事實上,那名侍衛也是機關門中人,門人世受國恩,自然不敢怠慢,肩負著複國大任的他,身上還帶著一個臨走前皇帝交代過的巨大秘密。
隻是朱慈煥實在太過無能,公主又隻是一介女流。不得已下他到了山東省南部定居,也就是現在的深圳。”
“哦?”我深吸了一口氣,“莫非那別墅下麵?”
“你想得沒錯,那別墅地下正是那位機關門先祖的陵墓。”孫師傅說道,“而那個秘密,便是明朝的國庫寶藏!”
孫師傅說道:“當初朱元璋接受軍師劉伯溫的建議,在一處無人的山穀裏囤積財寶,以防日後生變。之後的每一代皇帝也都遵循這個傳統,而為了防盜,機關門中的精英也被派到那裏參與防盜和安全工作,隻是可惜啊,明朝後期,政治團體實在是太過庸腐,再多的錢財也不能挽救國運。”
孫師傅繼續說道:“而之後的太平天國,也是受到了那位機關門前輩的資助,要不然就憑開始的那些人怎麼可能會有那麼大的反響?”
“那麼,前輩您是對大明寶藏感興趣?”我問道。
“感興趣是沒錯,不過不是你想得那樣。”孫師傅歎了口氣,“我孫一影前半生在皇宮裏經曆過勾心鬥角,後半生行走江湖數十年,見證了兩三個朝代的興衰,還有什麼可求的?隻是我雖然所學龐雜,但在骨子裏,我還是認為自己是機關門的人。
嗬嗬,人一老,追求也顯得很不可理喻,前人耗盡了那麼多鮮血守候的東西,不知道是什麼樣子,如果能看一看,我隻輩子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他的心情我能夠理解,想來,年紀越大這類事情也越是困擾人。“那這些事情,是聽您師父講起的?”我繼續問道。
“當然不是了,明朝以後,大部分的機關門傳人都流入了民間,留在皇宮裏的一部分,隻是門些地位低的外門成員,所以說,明朝的核心機密他們肯定是不知道的。”
孫師傅說:“本來大明寶藏的秘密早就失傳了,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我路過此地,然後聽說了這裏鬧鬼的事,其實我當初也隻是想看個新鮮,沒想到卻在那個叫亨得利的書櫃裏發現了一隻石盒,裏麵的一冊古書上便記載著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