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看一些你更感興趣的東西。”蠱狐的聲音仿佛從九天之外傳來。
下一刻,畫風一轉:
故事發生在青山綠水之畔的一處邊陲小鎮:
這天,鎮子裏唯一的一家藥鋪《同和堂》早早打烊,因為今天是個特別的日誌。
時間到了傍晚,後院裏傳來一聲嬰兒的啼哭:
“老爺,老爺,夫人生了!”滿頭汗水的丫鬟跑出後堂喊道。
“啊,這麼快?”還在外麵踱著步的中年人聽了腳下一軟,聲音顫抖著問道,“男的女的?”
“男孩!”
中年人長舒了一口氣,有些孩子氣的狠狠揮了下拳頭:“哈哈哈,蒼天有眼,我朔家有後了!”
……
“夫人,你是大家閨秀,文化比我高,給咱娃起個名?”中年人滿臉堆笑地說道。
臥榻上正躺著一位氣質脫俗的婦人,聽了丈夫的話,苦笑著說:“別胡鬧,當爹的哪能讓別人給孩子起名?”
“哎呦,你還是他娘呢,哪來那麼多講究。”
“你呀,總是這樣。”,眼看著自己的夫君沒有改變主意的樣子,婦人無奈道,“就叫朔朗吧,你覺得怎麼樣?”
名為富貴的中年藥商並沒有上過私塾,也不懂這名字的含義,隻是點頭稱讚:“好名字,好名字!就叫朔朗了。”
……
日子一天天過去,當年繈褓中的嬰兒也開始讀書識字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說得什麼狗屁!”正在庭院裏曬著藥材的中年人被吵得心煩,隨口罵道。
“說什麼呢你!不許教壞孩子。”說話的正是朔朗的母親。
“哎呦,是夫人啊。”中年人咧了咧嘴,看著有些慍怒的婦人打著哈哈道,“是我的不對,下次再也不敢了,嘿嘿。”
活潑的朔朗朝著“慌忙逃竄”的爹爹扮了個鬼臉,小跑到母親的身邊。
“娘,怎麼鄰居家的小胖搬走了?”
婦人摸了摸朔朗的額頭:“胡人要打過來了,咱們再過幾天也得搬家。”
心智未開的朔朗還搞不懂這些叫胡人的家夥和鄉鄰們的背井離鄉有什麼關聯,拉著母親的袖子問道:“胡人是什麼啊?是長著胡子的人嗎,可爹爹也有胡子啊。”
婦人啞然於孩童的天真無邪,搖了搖頭說道:“爹爹可比他們善良多了,胡人們殘殺中原的百姓,搶占我們的農田,是這世上最壞的人。”
聽完母親的話,朔朗氣鼓鼓的握起了小拳頭:“那他們敢來的話,朗兒一定打跑他們!”
婦人捏了捏朔朗的臉蛋:“朗兒還太小了,那是官兵們的事,想打胡人,等你長大了好不好?”
“嗯!”
婦人變魔術一樣從袖子裏拿出一顆蘋果:“諾,吃去吧。”
看著朔朗一蹦一跳遠去的背影,最近很少露出過笑容的婦人嘴角輕抿;他還是那麼的小,那麼的無憂無慮。
年少時,總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婦人回到房中,跪坐在神龕前:“菩薩保佑,保佑朗兒,保佑我們一家平安幸福。”
然而,菩薩依舊是讓她失望了……
公元316年,西晉滅亡,漢民族經曆了史上最大的浩劫——五胡華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