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穿越了四十四年的客機(下)(1 / 2)

可以看出,當年的遭遇給庫日格老人留下了相當沉重的心理陰影,接連抽完了從我這要來的三根香煙,他才緩緩開口,訴說起那段塵封在雪山中的記憶。

雖然被推崇為聖山,但昆侖山脈自古以來都不是漢民族的主要聚居區,直到建國以後,青藏公路的修通才方便了與內地的往來,但在那個曆史時期,外來人口也大多是官方人員,民間人士相對寥寥。

庫日格是昆侖山下的采藥人之一,因為年輕時去過內地,漢語出色的緣故,平日裏經常被駐軍的工程隊伍請去作引路向導。

一九六六年起,中央接連發出相關文件後,全國上下都投入到那一場偉大的革命浪潮中,五十歲剛過的庫日格也搖身一變,從民間采藥人成為了當地的民兵營長。

那次經曆便發生於他轄區內的一次邊境巡視。

雖然聽起來很正式,但所謂的巡視不過就是走個過場,六十年代末,正值中-蘇關係緊張,國內的物資與技術人員相對稀缺,給他們這些民兵配發的槍支很少有開幾槍不炸膛的,而且又沒有經過係統訓練,如果真碰上敵人,也隻有送死的份。

“那幾天雪很大,我們哥幾個沒走多遠就退回來了,很奇怪,路過昆侖山口的時候,平時的那些軍車竟然都不見了。”庫日格老人沉聲講道,“我想可能是軍隊裏有活動或是特別的任務吧,也就沒放在心上,可過了一會兒,我們就聽到天上傳來了一陣轟鳴聲,嗯,是飛機的轟鳴聲。”

“那,是直升機還是噴氣式?”胖子插嘴道。

“是沒有螺旋槳的那種,你先聽我說完!”庫日格老人似乎不喜歡別人打斷他,皺著眉道,“我二十幾歲的時候,在西安見識過鬼子的轟炸機,不過那天的聲音更大,應該飛得很低……”

我覺得詫異,因為庫日格老人所說的時間點是在一九七一年的九月份左右,而格爾木機場最早是在當年的十一月開航,且航班固定,當時更沒有哪條航線是途徑此地的,又怎麼會憑空多出了一架飛機?

似乎隻有高層的某些秘密行動才可以解釋了,我直接給曹綾歆發了條短信,那邊的結果很快出來了,說是起碼在明麵可查的資料裏,當地在那一段時間並沒有相關的飛行記錄,至於某些機密檔案,還需要等待進一步的批示,不過由於我們行動優先級的關係,需要的時間並不會太久。

“後來那聲音越來越大,就像是帖在人的頭頂上一樣,有兩個小孩懷疑說是境外的敵機,給大家嚇得夠嗆;你們可能無法想象,那時候沒人覺得是在開玩笑,作為民兵營長,職責所在,我自然留在原地,然後讓其他幾個人回去駐軍那裏報告情況。”

庫日格老人臉色難看,還想要煙,我搖著說道:“不行不行,要是抽壞了,您兒子還不得拿刀砍死我?我猜想,您一定是看到了什麼了不得的東西吧?”

老人點了點頭:“我在附近找了個山坡藏著,哪知道等他們走之後不久,我就隱約看到一個光點在霧中飛向了玉虛峰的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