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靜——這是讓我來形容現在的境況所想到的第一個詞語,沒有海浪,沒有森林中的蟲鳴,空氣幾乎都是靜止的;隻有旁人走動時褲管間的摩擦以及因為緊張吞咽口水的聲音。
道路兩邊的景象千篇一律,這會讓人漸漸有一種麻木的感覺,我知道這樣十分危險,經驗告訴我,失去警惕之時正是大難臨頭之際,正想出聲提醒,就見前麵的人突然停了下來。
“怎麼回事?”
剛才給我抬擔架的小戰士個子頗高,踮起腳尖望了望,語氣驚奇道:“所長,好像是門啊。”
“門?”我跳下擔架,往前麵擠了擠。
果然,一麵屏風一樣的半圓形牆壁正豎立在我們眼前,估算著路程,大概正好將飛船分成了兩半,漢白玉的質地,表麵浮雕著各種抽象的生物;而在我們的左手方向,則有一部分好似被外力擊打過了一樣,留下了一個籃球場大小的缺口,周圍還蔓延著明顯的龜裂紋。
我心髒狂跳,這還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那種神奇的遺跡碎片的本體:“之前的那些,就是從那個缺口原來的部分得來的吧?”
“看樣子是的,不管如何,我們得快點離開這裏。”剛剛趕到我身邊的李淩宇沉著聲說道。
在場的幾個核心人物都清楚遺跡碎片代表了什麼,輪回能再過強大也得是在智慧生命引導的前提下,可這種材料卻是個特例。
早在在沒有知曉事情的始末之前,曹淩歆和研究所裏的一幫老學究們就已經推測過,遺跡碎片的材料很可能是來自地球之外的東西。
不僅是反重力的特性,蠱狐的靈魂能在其中做跨越次元的移動就是一個通過現代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當然,光是靈魂這種事物的存在,就足夠讓他們這群無神論者研究幾輩子的了。
而在我看來,它將輪回能轉化為其它能量形式的特性,還有每次近距離接觸時的那種不舒服的感覺,則表明了這種東西很可能是具有生命力的!
矽基生命,這是19世紀末,波茨坦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儒略申納爾率先提出來的,這一理論,直到現在還是被認為具有可能性的。
在《火星奧德賽》中,有段一讓我印象深刻的文字:
“那些磚石是它的廢棄物……我們是碳組成,廢棄物是二氧化碳,而這個東西是矽組成,它的廢棄物是二氧化矽——矽石。
但矽石是固體,從而是磚石。這樣它就把自己覆蓋進去,當它被蓋住,就移動到一個新的地方重新開始……”
此時,我有了一個更加大膽的想法,遺跡碎片並不是什麼元素單質及其含氧或者其它化合物的存在形式,而是一團團矽基細胞的排泄物堆疊起來的外殼!
甚至,矽基生命也許可以更好的運用輪回能,後者在這裏幾乎是取之不盡的,如果出了狀況,我們很難有應對的辦法。
*********
努力更了一章,語言沒有把控好,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