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零零章 殿中禦史圍攻相府(2 / 3)

雖然隔著人群,但丁大全還是見到了董槐,當事人現身之後,雙方的衝突也暫時停歇下來。

丁大全朝董槐高喊道:“董槐!你如果還想留些顏麵,便自己到大理寺去接受審判,隻要你願意前往大理寺,本官可以帶著兵馬離開,否則別怪本官不留情麵!”

其實丁大全也是虛張聲勢,早先官家病發之前,他就已經彈劾董槐,並提議將董槐收押到大理寺,讓大理寺和刑部共同審查董槐的案子。

可丁大全還沒有得到確切的答複,官家已經發病,丁大全趁著入宮探視的空當,又得了官家幾乎含糊不清的應允,便想著利用官家那些含糊不清的旨意,來拿了董槐。

隻要董槐進了大理寺,事情也就好辦了。

董槐聞言,隻是冷聲道:“丁青皮,何以逼迫至此!官家雖然讓老夫在家將養,但並未有正式旨意取締本官的相位,你帶人來相府,藐視大宋王法,擅自動刀動槍,掀起騷亂,此乃知法犯法,若是識趣,便趕緊退散罷了!”

丁大全最厭惡別人喊他的外號,拿他的臉皮說事兒,因為他就是靠著這張臉才得了朝廷賞識,搭上董宋臣這條大船,才得了官家的寵信。

“董槐!本官有官家口諭在此,命你前往大理寺接受質詢,你敢抗旨不遵,當真要謀反不成!”

丁大全早已想好了,他入宮探視官家之時,官家的神智已經不甚清楚,於是他便趁機提出要捉拿董槐,官家其實並未回複,隻是無力地點了點頭。

但對於膽大包天的丁大全而言,這已經足夠了,有了官家這個含含糊糊的點頭,他便不算假傳聖旨,董槐若是遵從官家口諭,去了大理寺,便需接受調查,若他敢不去,便是抗旨謀反!

董槐也是精通政務之人,官家平日裏隨口吩咐的小事,也算是口諭,但在捉拿宰輔大臣這般天大的事情上,官家是不可能隻發口諭,而沒有正式文書的!

董槐畢竟是宰輔,總不能跟丁大全當眾罵街,便沉默了片刻,此時陳宜中卻朗聲道。

“董相公乃是一朝宰輔,沒有官家的聖旨以及有司的正式捕文,侍禦史大人何敢隻憑一句口諭,便要來拿人!”

太學生們也是紛紛附和聲援,周遭百姓更是群情激奮,陳宜中趁熱打鐵道。

“敢問侍禦史大人,您作為言台文官,卻調撥三百隅兵,可有相關的文書!”

董槐雖然身居高位,但很重視人才的培養,也時常關注大宋的青年才俊,陳宜中在太學裏頭也算是小有名氣,董槐也是聽說過的,此時見得陳宜中直指要害,也不由暗自點頭。

丁大全被陳宜中揭破,不由老臉通紅,但更不要臉皮的事情他都做過,又豈會在乎這一樁,眼下還是捉拿董槐要緊,成敗在此一舉,又如何能因為陳宜中這些個白身士子而卻步!

“陳宜中,爾等受朝廷恩待栽培,不好好讀書,以期報效朝廷,卻妄言朝政,幹涉官府辦差,糾結暴民,嘯眾鬧事,更是當眾指謫朝廷命官,無端誹謗和誣陷,更質疑官家口諭,罪加一等,全都給我拿下!”

丁大全惱羞成怒,一聲令下,蠢蠢欲動的隅兵再度發起衝擊,抽出刀劍來,便往相府裏頭撞,那些個民眾都是手無寸鐵,當即倒下一大片,鮮血橫流,也不知是死是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