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迫在眉睫命懸一線(2 / 2)

那些被董尚誌和葛長庚帶回來的道人們,在道錄司郎中和陳錫賢等人的組織下,也完成了統計,算是得到了南宋朝廷的認可,一個個都已經登記在冊。

可他們整日裏聽著的那個傳奇師叔祖,在刺殺了阿裏不哥之後,便成為了活死人,宗雲雖然刺殺了新大王,算是給楊璟報仇雪恨,但這些人都沒有離開,而是加入了祈福的行列。

雅勒泰倫因為宗雲的突襲而因禍得福,掌控了殘缺的淮食軍,而安豐軍乃至於南宋的百姓,也都因禍得福,因為楊璟此時的命懸一線,他們變得更加的團結,凝聚力變得更加的強大且穩固!

在這種狀況之下,安豐軍的弟兄們也不斷向李庭芝請戰,隻說這淮食軍眼下被宗雲重創,正是整合恢複的時刻,防禦和戰力也最是薄弱,若安豐軍能夠主動出擊,說不定能夠收複淮北大片疆域!

李庭芝和杜庶也是膽色過人,又有著大魄力,楊璟算是言傳身教,讓他們知道,被動防守就隻能挨打,想要杜絕後患就必須主動出擊。

反正他們連陶用武都敢軟禁,幹脆聯名上了一道請戰的奏折!

朝堂上的人因為陶用武和王念恩遲遲未歸,許多人已經開始彈劾楊璟抗旨不尊。

而後得到了確切消息,說是內鬼出賣,以致於蒙古人埋伏襲殺,導致楊璟昏迷不醒,性命垂危,根本無法還朝。

此時許多人甚至還認為這是楊璟拖延回朝才搞出的小伎倆,直到王念恩發回了急報,才接受了這種說法。

眼下李庭芝和杜庶又發來了請戰的奏折,趙昀生怕引發朝堂動蕩,可又不想錯失良機,生怕官員們反對,竟然將折子留中不發。

不過最終還是讓賈似道入宮之時,無意之中看到了這個奏折。

雖然這位國舅爺不敢主動提起,但還是旁敲側擊,將話題引到這個上頭,趙昀也是六神無主,順勢便與賈似道說了出來。

結果那是可想而知的,賈似道終於走上了楊璟最擔心的那條路子,成為了人人喊打的奸佞,他借口穩固時局,力諫官家趙昀,讓其果斷否決了這個奏折。

李庭芝和杜庶鼓起了莫大勇氣,期許滿滿的這個折子,竟然石沉大海,被壓在了官家的禦案之上,文武百官竟然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戰場上風雷湧動,瞬息萬變,戰機轉瞬即逝,南宋這等臃腫且低效的軍事製度,也像往常無數次那樣,顯露出致命的缺陷來,李庭芝和杜庶隻能眼睜睜看著良機從自己的指尖溜走,卻又毫無辦法。

十五日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陳密等人經過縝密調查,搜集了人證物證,終於釘死了陶用武的內鬼罪過,正將相關罪證遞交回朝,結果陶用武卻自盡了!

陶用武畢竟是侍衛司馬軍都虞侯,欽命的傳旨天使,陳密等人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也不敢拘禁他,隻是以保護為名,對他進行了軟禁。

這等程度的監控,也隻是外緊內鬆,無法做到貼身看守陶用武,以致於此人有了自盡的機會。

即便如此,陳密等人也將卷宗送回了朝廷,因為陶用武是死是活並不重要,給楊璟討個公道,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他們也明知道不可能利用陶用武來扳倒賈似道,但能夠用這件事情,讓官家趙昀對賈似道這個國舅爺改變一些看法和態度,起碼也是件好事。

而眾人的期期艾艾之中,那楊璟生祠整日裏香火繚繞的祈禱之中,外出求援的人,終於回來了!

就地理位置而言,本該風若塵先一步歸來,可讓人不解的是,風若塵沒有回來,倒是前往西南的林爵和楊艾男先回來了!

西南境內那位老婆子,乃是董尚誌推薦的隱士高人,可惜林爵和楊艾男並沒能帶回來。

老婆子不出所料,已經過世了,雖然留了個後人在世,但蠱術的造詣上,卻無法完全傳承老婆子的全部技藝。

那老婆子將靈惑也一並傳給了後人,可惜那靈惑心高氣傲,看不上這個資質平庸的傳人,竟然“離家出走”了!

林爵和楊艾男也是無可奈何,不由分說就將那後人給綁了回來,可惜那後人見得楊璟這番模樣,嚇得臉色蒼白,直接從冰窖裏頭逃了出來。

林爵等人自然也沒有就此放棄,本覺著此人即便無法救治楊璟,起碼也能夠提出一些緩解危機的權宜之策。

可此人見得那冰窖和水銀鐵棺,隻說這是目今最好的一個法子,他也是無能為力,氣得林爵差點就殺了這人,最終還是放了他回去。

葛長庚等四位宗師雖然在境界上再進一步,可惜人人都處於油盡燈枯的狀態,實在無法再為楊璟推功過血。

那日葛長庚從冰窖之中出來,竟然嘔了好幾口血,甘露師太本來就陰氣旺盛,結果直接昏死在冰窖之中,雖然最後隻是虛驚一場,但眾人也都明白,十五日已經是極限。

如果風若塵再不帶著鹿白魚回來,或許明日,便是楊璟的死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