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案情明朗青天回歸(2 / 2)

蛛網膜的出血點,證實了楊璟的推測,剩下的事情也就簡單多了。

徐思正本來身子就弱,平日裏也多病,董氏又心疼兒子,這也不能吃,那也忌口,徐思正就更加的羸弱。

餘奇雖然三天兩頭不著家,對這母子卻也非常上心,隻是忙著攀附賈似道,經常外出遊走,是以叮囑身邊的管家,讓管家對董氏母子多加照拂。

豈知這管家吃了餘家大婦的好處,大婦有心要害死這孩子,他便暗中尋了個毒醫,那毒醫查體之後,發現徐思正先天不足,心律脈搏皆有跡可循,便製了這麼一個方子。

這方劑看起來非但無害,反而對汗症有奇效,可對於先天不足的徐思正而言,卻是致命的慢性毒藥!

通過管家和那毒醫,一路順藤摸瓜,很容易就牽出了這惡毒大婦的罪行來。

那大婦也是狗急跳牆,事情敗露之後,竟想聯合管家謀害親夫,結果讓陳水生提前察覺,將計就計,讓她在餘奇麵前原形畢露!

但餘奇和董氏出現在她麵前之時,那大婦直到自己再無活路,聲淚俱下地控訴餘奇忘恩負義,拋棄糟糠,又將過往幹過的壞事都認了。

原來餘奇與那些妾室多年不育,皆因大婦暗中搗鬼,隻要新人進門,她都通過管家,控製飲食,在她們的飯食裏頭下藥,以致於這些女人皆無生養。

餘奇沒想到果真是妻子所為,再不留情,將大婦交給陳水生和唐衝押送官府法辦。

錯手打了徐思正的那家人,孩子終於還了清白,又帶人上門來致謝,得知竟然是楊璟楊相公親自給他們辦案洗冤,也是感動得一塌糊塗,消息不脛而走,才短短兩三日,巴陵人便都知道,楊璟已經回到巴陵,而且又開始替百姓伸張正義了!

餘奇自然也知道楊璟被賈似道陷害的事情,此時也有些無顏麵對楊璟,倒是董氏將楊璟視為恩人,拖著餘奇,親自上門來謝恩。

楊璟見過餘奇為孩子哭得死去活來,對他也沒什麼惡感,隻是勸他遠離賈似道,男兒漢頂天立地,敢作敢當,既然愛著董氏,便該將董氏娶回去才是。

餘奇被楊璟這麼一說,便隻是沉默,畢竟攀附賈似道,乃是飛黃騰達的捷徑。

可楊璟的一句話,當即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徹底斷了攀附賈似道的想法,直到多年以後,他仍舊記得楊璟那句讓他渾身激蕩的話語。

“因為賈似道活不了多久了!”

這就是楊璟勸誡他之時所說的話,而事實也證明,楊璟並未妄言,他確實說到做到,正如民間傳言一般,這位楊相公,言出必行!

餘奇沒多久就將董氏正式娶過了門,沒了大婦的下藥暗害,很快就結了珠胎,往後開枝散葉兒孫滿堂,也就是後話了。

單說巴陵百姓聽說楊璟回來了,那些蒙冤受屈的,便到楊璟門前來求拜,希望楊璟能夠給他們主持公道。

楊璟本隻是趁著空閑,解決一下陳水生和唐衝的離職問題,馬上就要往臨安進發的,可這麼多百姓在門前跪求,楊璟也有些於心不忍。

那巴陵知縣也是牟子才的人,趕忙將消息報到了江陵府,牟子才隔天便微服而來,偷偷見了楊璟。

這牟子才也是個正直的文臣,雖然政務能力不算太出眾,但品行端正,愛民如子,堪稱文官清流,也算是難得的好官了。

楊璟早先推廣試種紅薯等地方創舉,給巴陵乃至江陵,都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開墾屯田的政策施行至今,惠及千萬家少數民族百姓,更吸引了不少外商來貿易,地方經濟提了上去,百姓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牟子才自然知道最大的功勞乃是楊璟的,而楊璟非但在巴陵,在西南等地也都做出不少好事來,每到一個地方,都留下極好的口碑和傳奇的事跡。

雖然朝堂上隨波逐流,人人仰望著皇帝陛下,順從著官家的意思,對楊璟這個叛國賊也是喊打喊殺,但隻有地方上的官員才能夠深刻體會到,楊璟給基層百姓帶來了多麼巨大的實惠!

也正因此,才有了巴陵百姓和文人士子聯名投遞萬言書的義舉,才有了各路地方百姓對楊璟之事義憤填膺,紛紛聲援楊璟的事情。

牟子才是個剛正不阿之人,否則當年也不會因為彈劾董宋臣,而被趙昀貶斥到地方官場來。

這樣的性格,也讓他沒有太多的顧忌,便過來探望楊璟這個老相識。

他為楊璟帶來了朝堂上的最新動向,同時也是為了警告楊璟!

因為賈似道是個多疑的老狐狸,他也擔心楊璟沒有真的死去,畢竟如今是死不見屍,他也不放心,所以便在南方各道各路,都安插了眼線,相信這些人很快就會找到楊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