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旅順戰前會議二(1 / 2)

當的軍事會議,在龍河中遊西岸的三裏橋村,一處平坦的荒野草地上召開。

前一下午,在抗倭辦新任辦公室主任王士珍,新任警衛營營長柳平雲的布置下。

宣講隊,軍團後勤處,工兵大隊,憲兵部隊,軍團警衛營,對會場一帶進行了平整,修葺,搭上會議台,寫下條幅,宣傳標語,插滿彩旗。

上午8點整,在沈兆翱的宣布下,全體旅順軍區抗倭軍連以上軍官會議,正式開始。

在清晨淡淡的陽光裏,草場上密密麻麻的坐著近六百海陸軍官,當聽到沈兆翱的宣布,都是興奮得使勁兒鼓掌。

隨即,全場就變得靜悄悄的。

所有的抗倭軍軍官們,都熱切的凝望著會議台上何長纓的身影。

“從甲午年7月(西洋曆8月中旬),援朝軍成軍奔赴平壤殺滅倭寇,捍衛我華夏對朝鮮李氏王朝的宗主國權利,至今已經超過半年的時間。”

何長纓站在高1.5米的木質會議台上,激昂的道:“其間戰舍人關,順安驛,栽鬆院,虎山,安東,普蘭店,然後是金大旅對戰日軍第軍,在直隸山海關對戰日軍第1軍,以及我們正在遼東以風卷殘雲之勢蕩平各個城池的日軍,我們英勇卓絕,我們血戰不殆,我們殺得日軍膽寒,我們當之無愧於華夏守護者的偉大榮譽!”

“啪啪啪——”

下麵和會議台上。一片熱烈的掌聲響起。

“我們抗倭軍當前的主要目標,仍然是全力以赴的和東洋進行決戰,然而——”

何長纓提高了聲調,大聲的道:“我們必須有著一個清醒的認識,東洋國在世界的力量版圖上麵,隻不過是一個不足為道的一個三流國家;要想真正實現我華夏的騰飛崛起,我們應該還有著更為遠大的目標,追求,和理想!”

當上午,何長纓提出抗倭軍這個名稱,已經不能涵蓋團體未來的訴求和努力,部隊進行成軍以後的第三次更名。

對於軍隊的新名字,在18號夜間的軍團高層碰頭會上,眾紛紜,陳世傑更是提出‘華夏軍’這種極具象征意義的名稱。

還有什麼‘萬勝軍’‘龍騎軍’‘衛戍軍’,要麼是賈起勝提出的很‘老派’的‘何字軍’,徐邦道提出的‘北洋新軍’,都被一一否定。

最後,何長纓采納了沈兆翱在徐邦道的提議後,帶著玩笑出的一個比較中性的名字:“那就幹脆叫做新軍算了。”

對於這個名字,包括沈兆翱本人,都表示不滿意,李搏虎和毛超更是連‘太沒氣勢’‘庸俗’。

然而眾人再三商議,似乎還真找不到比這更合適的名字。

不是最好的,然而卻是很恰當的!

以前的‘援朝軍’,是以地域為主要訴求,講明了軍隊成立的目的和作戰範圍,就是抗倭援朝。

之後,戰火燒到大清遼東,軍隊的名字就換成‘抗倭軍’,直接點明了軍隊的作戰對象,就是東洋。

到了現在,抗倭軍擁有近五萬精銳陸軍,擁有大清最大的,亞洲第二的海軍力量,軍隊的目標已經不僅僅再隻是針對日軍。

而是要放眼世界,參與三大洋四大洲的權利爭霸,和世界勢力範圍的格局劃分。

‘抗倭軍’這個名字,目標偏於狹隘,已經不再適應今後軍隊的目標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