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2 / 2)

而在這個時候,一封從威海衛軍港發至廣島大本營。

‘西曆18號夜,一艘津門至香港美籍商船夏威夷號,途經渤海口北砣磯水道,丟失四艘艇,及船上失蹤二十餘清國男子;可疑。’

因為電報內容似乎‘無所指’,負責電報事宜的陸軍少佐吉鬆棱威鷹,就沒有送抵海軍大臣副官山本權兵衛處,而是直接被隨手轉發到佐世保海軍鎮守府。

剛剛收到轉發電報的佐世保電報局,拿著電報的海軍大尉土穀鐵次郎,還在考慮著對於這封莫名其妙的電報是不是應該呈送給軍令部長樺山資紀。

或者更麻煩一些,轉發到大連灣陸軍第軍。

耳朵裏就聽到南方傳來的汽笛聲。

透過半山腰電報局的窗戶,土穀鐵次郎看到南邊的進港航道處,聯合艦隊的旗艦鬆島正一馬當先的緩緩駛入佐世保軍港。

而在軍港碼頭上,大量的海軍聞聲跑向碼頭,土穀鐵次郎清楚的看到樺山資紀大將正率領著一群將佐,走向碼頭。

“不知道打得怎麼樣,一定是一個大勝利!在這個歡慶的時候,這些無聊的電報還是暫時不要去打攪將軍們了。”

土穀鐵次郎自言自語著,隨手把這封可能會改寫遼南中日軍隊命運的電報,隨手丟進抽屜。

當夜,佐世保一片歡騰,海軍軍令部長樺山資紀,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亨佑,紛紛舉杯歡慶。

即為澎湖之戰,更為清日停戰協定的簽訂。

根據裏麵的內容,想來不久台灣基隆,遼南旅順,大連,將成為帝國海軍雄霸東亞海洋的新據點。

然後靠著量的戰爭賠款,帝國海軍一定會揚帆高進,進入世界海洋霸權俱樂部,並且占據著一席之地。

西洋曆月1號,東洋馬關。

日方合約底稿規定答複日。

當上午,在接引寺的床前,李鴻章口訴羅豐祿手錄回帖底稿事宜。

其回帖書內容分朝鮮自主、讓地、兵費及通商權利四項,一一答複日軍底稿。

除承認第一條朝鮮自主外,對其餘三項,李鴻章皆有所駁論。

對於日方提出的第二條,‘中國將盛京省南部地方、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永遠讓與東洋國;’

李鴻章反駁揭露道:“東洋與中國開戰之時,令其公使布告各國曰:‘我與中國打仗,所爭者朝鮮自主而已,非貪中國之土地也。’今其卻出爾反爾,非文明公理國家所為也!”

隨後,李鴻章‘誠懇’的告誡東洋政府:“徒恃其—時兵力,任情需索,則中國臣民勢必嚐膽臥薪,力籌報複。”

對於第三條的‘中國賠償日本軍費庫平銀三萬萬兩’,李鴻章‘斷然’道:“所索賠款,既名為兵費,似即指此次用兵之費而言,其迄今所費詳細數目,未睹官中簿籍,雖非外人所能周知,然較之日本所索之數恐不及其半。且限年賠費,複行計息,更屬過重不公,亦難照辦。”

第四條的‘通商權利,免稅,厘金’,李鴻章則是反駁道:“中國如準洋商在華造土貨,勢必盡奪民生計,於華商所設製造廠所極有妨礙,國家自不能不出力保護。如果中國以此等利益準予東洋,西洋各國皆援一體均沾之例,則華商之製造廠所立即擠倒矣。——此萬不能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