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新的狀況(1 / 2)

李黎從來到NB俱樂部開始,負責的就是青訓營這一塊的事,從一開始的雄心壯誌到現在的逐漸麻木,加起來也不過就是四五年的時間,他已經多次向自己的上級反應過問題。

隻可惜,始終沒有見解決,反而是眼睜睜的看著一些不如自己的人事業蒸蒸日上。

一開始李黎總覺得是自己努力不夠,應該要做到更好,但後來才發現,那些突然爬上去的,都有些沾親帶故的關係,要麼就是長袖善舞,關係搞得很好。

整天卑躬屈膝的去伺候人,李黎做不到,但又沒什麼厲害的親戚,他能做的,就是把自己負責的這一塊做到更好,偶爾跟直屬領導聊一聊,並不解決問題,反而關係搞得很僵。

李黎沒有太在意,反正,也不指望能得到什麼重用提拔,做好自己該做的就算了。

然而今年似乎有了新狀況,原本按照正常流程來說,推選的時候以李黎的意見為準,有其他渠道的推選,如果青訓營人數沒有超標,同樣得接納,畢竟這是一個選拔性質的,當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再往後,基本上就是李黎來授課培訓,充當這些青訓營選手的教練,最後選出一個合適的人選,作為NB俱樂部的後備人員。

這些流程,都是李黎來做主,雖說這幾年沒有挖掘出什麼真正的後備人員,基本上都是混上一兩年就被淘汰掉,但李黎一直來說做的還算是不錯的。

太原,隻是青訓營的第一站,每年不可能隻在一個城市選拔後備人員,另外還有幾個負責的地區,李黎都會逐步去進行,前半年應該差不多就可以完成。

就在早上,李黎卻接到了一個來自俱樂部的電話。

說是最近俱樂部新出了一個什麼員工考核辦法,要針對李黎的表現進行評判。

這有什麼好評判的,李黎不明白,其實,青訓營算得上是一項政治任務,電競發展火熱,不過對於大眾來說,還是一件比較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因此,就有了青訓營這樣一個項目,為了讓更多人能夠逐步認可這個圈子,職業聯盟就出了這麼一項規定,究竟有沒有作用暫且不說,反正是必須完成。

這項工作,有什麼好考核的,要不是完成任務,估計俱樂部恨不得隨便拉一個人充數,何必費這麼大功夫做一件無用的工作。

好幾年過去了,突然聽說什麼員工考核,李黎覺得莫名其妙。

不知道為什麼,他總覺得,這不會是一件什麼好事,而且據說最近就要進行考核,再問其他的,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掛斷了電話後,李黎就陷入了沉思當中。

對一個企業員工而言,考核這種事,倒是一點都不稀奇,這是督促工作的有力手段,但由於崗位的問題,李黎從不知道什麼時候他也需要被考核,還是最近。

莫非,是要考核青訓營的訓練水平嗎?

李黎搞不懂,不過作為青訓營的教練,能夠考核他的,無非也就是青訓營,想到這兒,李黎是有點興奮的,之前就怕沒有人關注,如今,俱樂部開始關心這一塊的內容,對他而言,肯定算是一件好事啊。

無論是好是壞,反正,搞好青訓營,總是沒錯的,想到這兒,李黎心裏麵便有了主意。

“什麼,又能調換分組了?”

“之前不是還說肯定不能換了嗎?”

“那換組之後賬號換不換啊,現在各自賬號的組隊積分都不一致的。”

...

李黎宣布可以根據意願實力調整分組的時候,引起了不小的波動,這樣朝令夕改,還是讓不少人心裏麵有些無法接受的,但也有人的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

刀塔是五個人的團隊遊戲,單純有個人實力,並不能讓一支隊伍變得更強,這需要五個人一定的默契度跟配合,時間並不長的青訓營,想要那麼強的默契度,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過彼此間的基本信任,是相當關鍵的,能夠放心的把背後交給隊友,才能保證每個人都有一個穩定出色的發揮。

李黎是想要搞出一支最強隊伍的,這樣的話,應該是最能體現出青訓營效果的手段了吧。

按照李黎的設想,這支隊伍,應該是以第一組的隊長淩峰為首,雖說淩峰的長相有些對不起觀眾,可個人實力出眾,是個不錯的隊長人選,其餘的幾個人,李黎覺得應該是sleep、華子、秦鋒再加上一個輔助,就足夠了。

當然,這隻是他自己認為的理想狀態,這五個人,並不一定能產生良好的化學效應,可以團結的打到一塊,是最關鍵的,同時,李黎覺得這一次青訓營的後備人員,也就是在這幾個人裏麵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