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新片(1 / 2)

新片

第二天是個難得的大晴天,湛藍的天空上萬裏無雲,連著幾天的陰雨濕熱一掃而空,明亮的陽光照得人心裏癢癢的。把膠片還給了寶麗金,打了個招呼,歐維毅開車帶著李若浵,又拉上鍾楚虹去海洋公園玩了一天。說起來歐維毅來來了香港快三年,還沒去過這個著名景點,一是五年“前”來過,二是不想一個人來玩。和鍾楚虹一邊一個拉著李若浵逛在海洋公園裏,他甚至有了種自己並沒有穿越的感覺。

昨天晚上把鍾楚虹送回家後,歐維毅自己又把膠片看了幾遍,做了個筆記完。別說,被別人表揚過一遍,歐維毅也覺得自己的孩子越看越可愛。固然它還有種種地不完美,但也阻止不了他的自豪感。盡管在他給自己的願景下,這隻能算是微不足道的滿足。

直到目前來說,做個有理想的文化商人對歐維毅來說還是一個自己強加給自己的目標——他需要一個有挑戰性的目標,而恰好他對文化和文藝的興趣大於他去做個財閥的興趣。讀書,抄書,混樂隊,拍MTV是他去真正了解這個產業和產品的過程,也是他去比較自己在其他方麵興趣的過程,比如生物,還比如編程。財政上的自由給了他更多的選擇,他希望自己能做好這道題。如果有一個答題時間的話,歐維毅給了自己三年。

歐維毅一直在試著和自己目標約會,但直到拍完了這個MTV,他似乎才找到點戀愛的感覺。和抄書,混樂隊那種揮之不去的抄襲感不同,這倆個MTV雖然也是山寨感十足的貨色,但至少讓他感覺到了更多創作的快樂。他希望等自己開始抄電影的時候,這種快樂仍然存在。

現在他雖然還沒有抄電影的計劃,但卻又有了一個投資電影的機會。

“這位是麥丹雄,原來在亞視做監製。”李少霞為歐維毅介紹。

“麥監製你好。”歐維毅伸出手說道:“你的《天蠶變》我很喜歡,很期待你的電影。”當然歐維毅更熟的是他的《省港旗兵》係列。

“歐生你好,我們有個很好的團隊和一個很好的題材,一定會拍出大家都滿意的電影的。”麥丹雄握住歐維毅的手認真地說:“我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這位是編劇,文俊。”

“你好,你是不是在《電影雙周刊》做編輯的那個?”

“就是我,歐生看過我們雜誌?”

“看過,我很喜歡。”歐維毅倒不是在客氣,香港並沒有多少專業的電影刊物,邵氏自己的刊物傾向性太明星,八卦雜誌倒是不少,但是如果真是影迷想得到點客觀信息《電影雙周刊》算是唯一途徑,而且上麵有不少影會的信息,對歐維毅來說非常有用。目前香港電影總體水平還是不高,他看英文片學到的東西更多,但是香港電影市場目前非常排外,很多英文片非常難看到,影會是個很重要途徑。

“這位是導演,黎大偉。”

“這位是導演?比演員都靚。”

“歐生說笑了,歐生才真是靚仔。”

麥丹雄是今年麗的電視股權轉讓之後和澳大利亞財團不和,從麗的辭職離開的。他雖然沒有出過國,但是和香港這批新浪潮電影導演都很熟,對電影前景也看好,就自己組建了一個電影公司。這次是經同學介紹來拉投資的。和珠城不同,麥丹雄這個公司有一個完整地劇組架子,導演,攝影師,剪輯師等幕後團隊都是麥丹雄用慣的老人。他需要的隻是資金,最多還有些經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