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時刻陳明戰略失誤,沒有及時叫暫停布置戰術,對方又在上一個暫停布置好了防守戰術,比陳明高明了那麼一點,導致了現在的不太主動的局麵。這不由得就讓人想起兩個NBA經典案例,都是最後時刻教練的決斷導致比賽發生神奇逆轉。
第一個就是2012-2013賽季馬刺對熱火的總決賽第六場,最後時刻波波維奇把鄧肯放在板凳上,導致後場籃板沒有搶到,波什拿到前場板甩給雷阿倫,一個改變曆史的三分誕生了。如果當時鄧肯在場,結局可能就不一樣。當然,就算鄧肯在場也不一定就能搶斷籃板,但是以他的能力至少馬刺隊搶到籃板的概率很大,也就不會有後麵的神奇一幕了。
第二個就是2015-2016賽季常規賽,勇士對雷霆的一場比賽。雷霆隊教練多諾萬就是最後時刻布置了杜蘭特拿球等對方犯規的戰術,沒有想到科爾會用就地拚搶的策略,導致杜蘭特傳球失誤,才有了伊戈達拉的造犯規罰球把比賽拖進加時,也才有了後來加時賽庫裏的逆天超遠距離三分絕殺。
所以說,教練的水平和最後時刻的決斷,也是影響關鍵比賽勝負結果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性因素。今天,陳明的決策就如同當時的多諾萬,而財大教練的戰術就如同科爾。雖然理工大領先,但是主動權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財大手裏。兩分加時,三分絕殺,進不了球就失敗,就看財大自己了。
陳明自己心裏也有些虛,現在明顯是感覺到自己最後的決策有問題。不過,凡事沒有如果,現在隻能趕緊布置防守戰術,能守下來就能贏下。
裁判哨響,催促雙方上場進行最後的十三秒比賽。
理工大上姚生,陳悶,周傑,葛讚,霍華,重點是跟住對方的腳步,不給空位機會。
財大上7號控衛,3號分衛,23號小前鋒,21號大前鋒,34號中鋒,重點是加強進攻,不管三分還是兩分,能打進就行。
雙方人盯人站定,財大34號中鋒在界外發球,霍華去伸手幹擾。
裁判一聲哨響,開始發球計時。
財大的人瞬間四散跑開,理工大的人全部擋在對方球員接球的這一側,不給對方接球的機會。兩三秒鍾過去了,沒有人找到接球機會,財大繼續請求暫停,用掉自己最後一個。
雙方球員下場,趕緊準備新的戰術。
觀眾們也都很安靜地看著場上,不敢給雙方任何影響。
很快,裁判再次催促雙方上場,財大繼續前場發球。
財大這次發球戰術進行了改變,由3號分衛衝到後場去接球,然後再推進到前場。這個戰術很好,但是人選擇的有問題,不應該讓3號去接球,因為防守他的是陳悶,速度和力量都比他強,雖然接到球了,卻沒法過陳悶這關。財大教練的考慮可能是3號分衛拿到球就可以直接攻或者做其他處理,隻是沒考慮到他受到的防守壓力要比控衛大很多。
眼見就要八秒違例,3號隻能把球拋給7號空位,他現在跟姚生齊平,是唯一一個有機會接球的人。7號這個時候也是被逼到絕境了,管不了那麼多,右手臂支開姚生借反彈力衝了出去,順利拿到球,這時時間隻剩下六秒。
陳悶緊貼3號,不給他再接球的機會,剩下的就看姚生能不能防住7號了。不過,顯然財大教練的戰術並不是給7號來終結,7號拿到球又塞了進去,給了23號,此時隻剩下三秒鍾,23號沒有再傳球的可能性,陳悶立刻放棄3號,衝向23號。
決定勝負的三秒鍾,23號左側扭頭看著背後的周傑,背打往後撞一下,立刻逆時針轉身麵對籃筐,後仰跳投,完全沒有注意到陳悶已經從上線殺了過來。
所有人都盯著23號,這球能不能在時間結束前投出去,投出去了又能不能進?
23號從容出手,隻是這時,從他頭頂突然出現一隻手,一把扇掉了他剛要出手的球,接著便聽到了裁判結束比賽的哨聲。
全場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最後的結局是這樣,23號的投籃居然被蓋掉了。大家在定睛一看,那從23號背後飛過去的人正是陳悶,剛剛落地。
“耶!”
理工大的人這時候反應過來了,立刻發出呐喊聲。
23號癡癡地看著陳悶,一臉不相信。
財大的人一個個抱著後腦勺,都盯著陳悶看,簡直想上去把他撕碎了。
隊友們又圍著陳悶慶祝了起來,這連續兩場比賽都是陳悶在最後時刻發揮,拿下了比賽,古禮他們對陳悶更加敬佩了。
雙方握手致意,下午三點,財大主場再見。
趙如花又跑了下來,拉著陳悶離開體育館去吃飯。吳東他們幾個也跟著一塊了,姚生和鄧科跟著校隊去教職工餐廳吃飯去了,那裏有免費的好吃好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