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3 研究設計(1 / 1)

6.3.1 變量定義與測量

根據文獻研究,本章所涉及的變量定義如下:

(一)組織支持

本章仍然采用艾森伯格等的定義,將組織支持定義為員工對於組織重視自己的貢獻和關注其幸福感的全麵看法。並且將組織支持分為情感性支持、工具性支持、上級支持和同事支持四個維度。具體測量見第4章的第4.4.1節。

(二)組織承諾

組織承諾是組織內部員工對組織的承諾,是員工對組織的心理認同、接納的態度、相應支持和關心組織發展的行為。本章沿用第5章的維度劃分,將組織承諾分為感情承諾、繼續承諾和規範承諾三個維度。

1.感情承諾:感情承諾是員工對組織目標和價值觀的心理認同、信仰和支持的程度。

2.繼續承諾:繼續承諾指員工由於離開的成本和滯留的收益而引發的保留在組織中的意願。

3.規範承諾:規範承諾是一種基於社會責任和職場規範而繼續為組織工作的認知。關於組織承諾的測量見第5章的第5.3.2節。

(三)工作滿意度

本研究對工作滿意度的定義采用整體滿足的定義,即由員工對工作各方麵或整體具有的感覺或情感性的反應。

1.工作滿意度包括以下四個方麵:

(1)任務滿意:指員工對其工作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變化性、穩定性、職權的大小、運用能力的機會、自由判斷、運用自己的方法處理事情的機會等方麵的滿意程度。

(2)薪酬及環境滿意:指員工對其所得的報酬、工作環境、與同事的人際關係等方麵的滿意程度。

(3)職業發展滿意:指員工對目前升遷的可能性、未來發展、工作所帶來的社會地位、從工作中所得到的成就感等方麵的滿意程度。

(4)上司滿意:指員工對其工作所得到的讚賞、主管對待員工的態度。

2.關於工作滿意度的測量,國外常用的量表主要有以下三種:

(1)工作描述指數。它是由史密斯(Smith)等(1969)心理學家設計的,包括5個部分:工作、升遷、報酬、管理者及同事。每一部分由9個或18個項目組成,每一個項目都有具體分值,將員工所選擇的描述其工作的各個項目的分值加起來,就可以得到員工對工作各個方麵的滿意度。

(2)工作滿意度調查表。它是由明尼蘇達大學的韋斯等人(1967)設計的。它分為長式量表(21個分量表)和短式量表(3個分量表)。短式量表包括內在滿意度、外在滿意度和一般滿意度3個分量表,其主要維度是:能力使用、成就、活動、提升、權威、企業政策和實施、報酬、同事、創造性、獨立性、道德價值、賞識、責任、穩定性、社會服務、社會地位、監督—人際關係、監督—技術、變化性和工作條件。長式量表包括100個題目,可測量工作人員對20個工作方麵的滿意度及一般滿意度。

(3)需求滿意度調查表。需求滿意度調查的提問集中在管理工作的具體問題和異議上,每一項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應該是”,另一個是“現在是”。抽樣中的每項得分是員工對“應該是”所選擇的數值減去員工對“現在是”所選擇的數值的差,離差越大,說明員工對工作的這一方麵越不滿意。

國內學者也對工作滿意度量表進行了開發和編製,淩文栓、張治燦、方俐洛(2006)在參考了國外多種工作滿意度問卷的基礎上編製了“企業員工滿意度問卷”。盧嘉、時勘等(2001)編製出了分為五個因素,共65個題目的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實踐證明,這些問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節根據知識型員工特點,結合上述開發的量表,采用表6-1所示的量表。

6.3.2 樣本選擇與統計方法

本章的研究樣本為第4章和第5章的研究樣本。采用的方法為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相關性分析、回歸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型分析。具體地:

(一)相關性分析

相關分析是研究變量間密切程度的一種常用統計方法。相關性分析主要是研究變量之間關係的密切程度,以及根據樣本的數據推論樣本空間是否相關。線性相關分析研究兩個變量間線性關係的程度。相關係數是描述這種線性關係程度和方向的統計量,反映變量之間關係的緊密程度。本研究運用相關性分析方法對組織支持感受和組織承諾的相互關係進行分析,來驗證本研究假設。

(二)回歸分析

回歸分析是研究變量間非確定因果關係的分析方法。它與相關性分析的區別在於,後者是研究變量之間既存在又不確定的相互關係及其密切程度的分析,而回歸分析是把其中的一些因素作為自變量,而把另一些隨自變量的變化而變化的變量作為因變量,研究它們之間的非確定因果關係。本研究采用一元線性回歸來檢驗組織支持感受對組織承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