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是壞事,除非它阻礙了行動
文苑
作者:餘點
思考,從不是一件壞事。但過度的思考,常常順理成章地成為行動的絆腳石。
一位朋友在當當網上購書,久久徘徊在五六本書之間無法拿定主意(我保證不是經濟困窘)。她頭頭是道地分析了每本書的優劣,細化到“如果我買了這本書,好處是什麼,遺憾是什麼”,等到全部講完之後,手一攤,撇著嘴問我,“我到底買不買了”……
所以有時我更欣賞做事一根筋的人。每天拿出五成的時間思考就夠了,因為剩下的還要留給行動。這樣的人不會因為聰明而損失慘重。
其實就我的觀察來講,壓根不動腦就撲上去三下五除二的人非常少,反倒是在腦子裏滾來滾去一百遍,分析各種利弊可能,恨不得糾結到吐血前一秒,盼望著一個神明出來說一句,就這麼做吧,我拿生命給你保證沒問題,然後才肯下手的人,比比皆是。
可是,活了這麼多年,還沒發現“人生壓根沒有任何保證”這回事嗎?
日日手捧“思考”聖杯,為求一個完美結局而愁眉苦臉的人,一點也不性感。雖說思考永遠是人最大的優勢和進步的階梯,但過度的思考也是人受困於情緒、招致痛苦的原因。苛刻的思考更會使一個人顯得死板、沉重、了無生趣。
都說用深入的思考指導行動,是非常明智的事。可當過度自我裹挾的思考,限製了你的行動,就太得不償失了,畢竟,行動隻是開始。
更多決定你是否能成功的因素,存在於行動的每一個細節,隨時借助思考調整航向、靈活變通,才是更重要的努力。
就好像有人把領取結婚證當作完美結局,而有些人卻把領取結婚證當作戰戰兢兢的開始。婚姻幸不幸福,不在於你有沒有選擇結婚這件事,而在於你能不能過好婚後的每一天。如果你是個廢物,那麼就算你幹脆不結婚,也有可能是個失意的單身漢。
有時,你並不知道自己的哪一份積累,會在哪一個機會上為你爭取致命的優勢;你也根本不知道,在你廣撒網的時候,會撈上來哪一種魚。也許當你真的來到海邊,看到一群一群撈魚的人,然後突然頓悟,不想撈魚了呢。
有一天,一個創業做得很棒的朋友,告訴我一句話:這世上真的有些事,是你以現在的視野看不清楚的,你必須先走兩步。
我現在特別慶幸我的開始,雖然未來仍是一片未知,但我每天的收獲是可以墊底的,即便走錯路也是滿滿的收獲。
況且,想要真正地解決問題,首先,你得讓問題真實地暴露出來,而不是永遠停留在設想。
是的,有些事需要先開槍,再瞄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