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明朝的治理國家方式還是不錯的,基本上是實行的內閣負責製,朝廷的諸般大事都是由以首輔大臣為主的內閣辦理,先是由內閣擬定事情處理的辦法,然後傳入內廷由皇帝簽字用印,另一個名稱叫“朱批”。所以曆史上才有嘉靖皇帝30年不上朝,而大明朝照樣可以正常運行。這有點類似現在實行君主立憲製的國家,其製度比西方國家早了幾百年。
朱有孝,現在40多歲,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畢業於省屬供銷學校,所學的是商品學專業。別看現在的大學本科生滿地都是,但是在當時那個年代裏可是了不起的事,那可是千軍萬馬闖獨木橋,高考招收比例隻有可憐的8%左右,不像現在60-70%的錄取比例,那可是畢業就是國家幹部,鐵飯碗,很了不得的事,就算是一個普通的中專學校,能夠考上也是轟動全村,在接到通知書的那天,朱有孝在父親的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笑的是那麼的真實、好看。
朱有孝弟兄兩個,雙胞胎。老爺子朱老實一輩子勤勤懇懇,忠厚老實。一下子添了雙胞胎兩個小子可把他樂壞了,就請族中有學問、有見識、有威信的長輩給兩個兒子起名。長輩就說了,百事孝為先,要孝先得順,既然是雙胞胎,那就叫孝順吧,就這樣兩個兒子老大叫朱有順,老二叫朱有孝,先有順,而後才能叫孝嗎。
等上學了,朱有順學習平平,而朱有孝學習上則是一直遙遙領先,從小學到初中、高中,一直到考進省屬供銷學校,畢業後順利分配進了縣供銷社機關。也許是小時好好,老大了了,也許是他本人的秉性作祟,總而言之,從此之後其命運發生了奇跡般轉變--交黴運了。
先是從機關被發配到下屬公司,接著從公司下派到了基層的廢品收購站點,但就算是這樣,他也還是兢兢業業的幹著,可是命運開的玩笑也實在大了點。一次收購站竟然收到了被盜的贓物,公安機關追查到了收購站,追究責任時,追來追去竟然追到了朱有孝的身上。因為那天剛好是他值班,剛好他拉肚子,又剛好他去廁所的時候那個人來賣贓物,而替他收下贓物的是剛好來上臨時班的新職工。
就是這幾個“剛好”,就徹徹底底葬送了朱有孝的前程----被開除了。其實對於有能耐的人來說,當時正是下海的好機會。於是乎,朱有孝不叫冤,不埋怨,卷鋪蓋走人。自己就幹起來,當了一個收購廢品的專業戶,憑著自己靈活的大腦,專業的知識,竟然就幹的風生水起,不但能夠養活起孩子老婆,而且還發了小財。如果不是人太忠厚,把所掙的錢接濟了太多的親戚朋友、失學兒童等等,他早就成為了當地首富,但是他就是老好人一個,錢夠用就行,不做守財奴。
這不是麼,今天幾個老同學集會,幾個人喝了一點酒,他結完帳就回家了,不知道為什麼就發生了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