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遼沈之戰,他找到了機會,趁機擴大了勢力,終於看到了報仇的希望,所以當努爾哈赤的大將舒爾哈齊、阿敏帶兵來到時,尼雅哈沒有像曆史上那樣屈服於他們的淫威,而是決心奮起反抗,因為他的部落已經在戰爭中向努爾哈赤反叛,就是再次服軟也不會得到好下場。於是,尼雅哈向明軍請求幫助,期望大明會給予最大的幫助,共同抗擊努爾哈赤部落的迫害。
其時,東北的局勢頗為混亂,明朝軍隊所占據的沈陽是整個明朝軍事勢力的最前端,東邊北邊是女真人勢力,西邊是察哈爾蒙古人勢力,西北方向是和女真人交好的科爾沁蒙古人,察哈爾蒙古林丹汗以蒙古大汗的正統自居,而科爾沁蒙古不願受其盤剝和其對抗,這就形成了一種類似混戰的狀態。
起先,科爾沁蒙古人兵強馬壯,不斷向東掠奪女真人部落,就算是努爾哈赤的汗位都是蒙古人授予的,但是隨著努爾哈赤這個梟雄在李成梁的扶持下,不斷的吞並其他女真部落,逐漸的就超過了蒙古科爾沁部落,然後在幾次衝突中占了上風。科爾沁蒙古人麵臨著兩麵威脅,於是就和努爾哈赤結盟,以婚姻的形式緩和了關係。
而察哈爾蒙古人時而和明朝開戰,時而和科爾沁蒙古人開戰,等科爾沁蒙古人和女真人交好了,也有點吃不住勁,於是就不再和明朝開戰了。對於李成梁來說他的以夷製夷的目的達到了,可是養虎遺患的古訓他給忘了。在李成梁死後五年,努爾哈赤就向明朝開戰了,在薩爾滸一戰大敗明軍,終成禍患。
在三月擊敗努爾哈赤以後,孫承宗也是大力整頓遼東的兵力、物力,製訂了相應的對付女真人的策略,無奈明軍的戰力確實比不上悍勇的女真騎兵,守城有餘,野戰不足,這讓孫承宗苦惱不已。後來孫承宗被調回京城,這頭疼的事情就交給了熊廷弼。
熊廷弼本來的思路就是以守為主,伺機而動,在朱有孝撥付了一千五百萬兩白銀以後,雄心大增,又有京城派來的製造火藥的工匠技師幫助,因此製造了大批的‘二踢腳’小炮,準備了非常多的彈藥。又從察哈爾蒙古人那裏買來了兩萬匹戰馬,加上原來的騎兵,就組建了兩個一萬五千人的騎兵營,這兩個營就交給趙率教、滿桂兩個人帶領、訓練。
趙率教是武舉出身,其本身的實力超強,而且此人頭腦非常清醒,從少年時就跟叔父一起出征,曾經被困包圍,憑著勇猛和機智脫身而出。
滿桂則是個另類,他本身是察哈爾蒙古人,自幼時因父親被同族人所害,而帶著妹妹流落明朝境內,為漢族百姓所救,後來加入明軍,因其勇猛而切不懼死,故此屢立戰功,憑其功績累升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