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承宗帶著朱有孝的期望上路了,李信作為孫承宗的弟子也跟著去混經驗、混資曆去了,多數人都是認為李信是混經驗、資曆,但是李信自己卻不這樣認為,他希望發揮自己的能力,讓不服氣的人服氣,要給他們一個極大的驚喜,自己來證明朱有孝的眼光是很準的。
戚金則帶著三萬神機營人馬邊訓練邊行軍,一路順保定、邯鄲、信陽,直奔武漢。到了十一月初,孫承宗、戚金帶領的三萬大軍已經抵達武漢,訓練的目的已經達到,隨行的三萬後勤人馬也先後抵達。
湖廣巡撫魏光旭帶領總兵官和副將、參將們一起拜見孫承宗,告知部隊所需的船隻、糧食等諸多後勤物資已經準備齊全,隨時可以啟動。
孫承宗決定先取重慶,因為重慶是奢崇明最早起兵叛亂的據點,其次取得重慶以後既可以南下直搗奢崇明的老巢永寧,還可以西下救援成都,更重要的是穩固重慶之後,可以當做後勤基地。神機營戰力強悍,前提是保證有足夠的物資供應。為了避免因為後勤供給不足造成失利,建立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是必須的,作為軍事大家,孫承宗未慮勝,先思穩是必要的,何況朱有孝是讓他徹底平定四川,建立穩固的朝廷統治。
孫承宗、戚金帶領大軍從長江逆流而上,其艱難可想而知,一個三峽就讓孫承宗費盡了腦汁,好歹損失不太嚴重,但是在時間上可就拖延到了十二月初。抵達重慶以後,孫承宗並沒有讓戚金攻城,而是先派兵秘密占領了江津城,以確保重慶的奢崇明敗兵不會逆江而上再返回永寧,孫承宗的意思就是打殲滅戰,不是擊潰就算是勝利。占領江津以後又派兵奪取璧山縣城,目的是堅決不讓奢崇明的部隊向南潰退,免得繞道返回永寧。形成包圍圈以後孫承宗這才開始奪取重慶的戰役。
其實對於孫承宗所率領的明軍來說,重慶並不太難攻,隻是為了盡量少殺傷無辜百姓,孫承宗采取的是圍三缺一戰術。明軍沿嘉陵江而上,抵達重慶東北部,分兵北門、東門加好迫擊炮,又命令士兵緩緩抵近城牆,接著開始排炮轟擊兩個城門以及城門兩邊一百五十步範圍的城牆。
守衛重慶的是奢崇明的女婿樊籠,樊龍認為重慶號稱山城,地勢險要,城牆堅固,明軍要想攻下重慶勢必先圍困,然後才能慢慢的一點一點的才有可能攻下來,沒有半年六個月想攻下重慶根本不可能。但是明軍要是攻上半年,永寧的援兵早就到了,成都城恐怕老丈人也早就奪取了,所以這家夥布置完防守,一點也不擔心明軍破城。
孫承宗和戚金二人各自指揮一半人馬,分別攻擊北門和東門。他們采取的戰術是一樣的,根本就不是列好隊伍射箭、架雲梯的傳統攻城方式,而是排炮轟擊城門兩側各一百步範圍,城裏用拋射的方式轟擊。十排炮擊過後,再看城牆上一個叛軍也看不到了,城門已被炸開,以五列三排間隔十步方式進入城門洞內,進入城內以後馬上變成三五七三排前後掩護的突擊隊形,遇到少量叛軍,直接排槍射擊,遇到大量叛軍立刻三個小隊每排十五人,迅速組成排隊槍斃的隊形。後麵的‘二踢腳’小火炮每三人一組,共計三組對叛軍的支援部隊,進行隔離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