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二年正月十六,孫承宗、戚金帶著三萬人馬趕到瀘州,瀘州城的官員自然是孫承宗從重慶派過來的,他們早就把大軍所需要的軍備物資準備好了,所以孫承宗他們在瀘州補足物資後休整了兩天,讓勞累的士兵稍加休息,接下來直奔內江,資陽。
過了內江進入丘陵地域,人馬就好走多了,終於在正月底兵抵資陽。資陽城是奢崇明的一個重點防禦點,因為再向前就是成都了,為了保證圍攻成都不受幹擾,奢崇明在這裏囤積了五萬人馬。在曆史上,由於朝廷從四川各地調兵,造成處處防禦漏洞,奢崇明帶著土兵也是到處出擊,再加上安邦彥在貴州呼應,所以朝廷雖然取得了許多小勝,但都是擊潰,真正圍殲的並不多,一直到了崇禎二年,朱燮元才意識到這個問題,這才調集大軍圍殲了奢崇明、安邦彥於水西。
現在由於朱有孝的出現,奢崇明造成的損失就少多了,隻是成都的壓力就大了許多,好在朱燮元調度有方,這才確保成都不失。再加上孫承宗、戚金迅速攻占重慶,奪取瀘州,導致奢崇明無法從後方調集更多的人馬,奢崇明圍攻成都的人馬雖然不少,但是軍備物資並不太充足。
鎮守資陽的是奢崇明奪取重慶的大將張彤,張彤決定接受叛軍在重慶、水西城失敗的教訓,所以不等孫承宗、戚金的部隊兵圍資陽就主動開出城來應戰,企圖憑借人數的優勢,在廣闊的平原上來一個亂戰,他認為就憑著土兵強壯的身體,勇猛的作戰風格就能衝散明軍的防線,在近戰肉搏中絕對能占據優勢。
孫承宗也沒有料到張彤會膽大如斯,他的兵力還未展開圍城,張彤居然敢出城攻擊。雖然措手不及,但是戚金的指揮能力還是非常有力的,麵對蜂擁而至的叛軍,戚金冷靜的命令前麵士兵搭起營寨,據營而守,後麵的士兵迅速集結成排射隊列,中間以厚實的大寨為依托配合“二踢腳”小炮頑強頂住進攻,左右分出各五千人形成包圍圈。其實戚金這樣做,要是在普通情況下是非常危險的,但是這次戚金是非常有把握的。隨著包圍圈的形成,中間防守的部隊突然間迫擊炮開始了齊射,不但打擊先頭部隊,而且還炮擊隔斷援兵,等前麵的叛軍潰退了,不等叛軍組織第二次進攻,直接就命令全線出擊,迫擊炮在向前移動時直接排射敢於停下來反抗的叛軍。在強大的近現代火器的攻擊下,張彤的土兵根本就是像被圍獵的兔子,一個個驚慌失措,要麼跪下投降,要麼被排射擊斃。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張彤就全軍覆沒,其本人也死在了迫擊炮的齊射中。在孫承宗的眼中,既然我有遠程攻擊的手段,何必跟你肉搏呢,便指揮迫擊炮隨時對密集人群和明顯的敵方指揮頭目進行斬首式攻擊,這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在以後的戰爭中成了明軍迅速取勝的一個典範戰例。
明軍順利的占領了資陽城,城中的老百姓對待收複資陽的明軍熱烈歡迎,因為明軍的到來不像叛軍那樣到處搜刮,不但帶來了急缺的糧食,還帶來了對商人來說非常強大的購買力。
在孫承宗、戚金取得資陽勝利的同時,成都也傳來了好消息,奢崇明的部下羅乾象見到奢崇明大勢已去,暗暗地向城內通報準備投降,時間約定好了,就等孫承宗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