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1 / 2)

安靜的日子總是短暫的,正月十六傳來消息,居住在河套地區的蒙古人土默特部出兵騷擾延綏地區,陝甘總督張鶴鳴派人平叛不利,都指揮陳愚直進退適當,急需調集援兵。

原來曆史上,由於察哈爾部落首領林丹汗對其他部落的壓榨,以及女真人的不斷打擊,部分蒙古部落西遷,集聚在河套地區,並且不斷的騷擾陝甘地區,而且由於支援遼東戰事,致使陝甘兵力空虛,造成河套地區被土默特部落入侵。

但是這次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事情還是出在林丹汗身上,這家夥得到和大明朝貿易的機會,大肆購買明朝的各種商品、糧食,有大肆提高價格向其他部落出售,凡是不聽話的部落一律禁止貿易。因為有了大明朝的支持,現在的林丹汗比曆史上強大得多,故此一些部落還是像曆史上一樣西遷河套地區。這些部落都窮的叮當響,連吃飯都成問題,雖然有牛羊肉,但是沒有茶葉消食也不行啊,於是便配合著俺答汗部落開始搶劫延綏地區的大明朝老百姓。

朱有孝不由得苦笑,看來蒙古人的衰亡是不可避免的了,自己的日子剛好過起來就開始自相殘殺,結果還連累的大明朝要操心。自此朱有孝決定分化蒙古人,不再想著讓這些人兵合一處去遠征西域,而是決定把他們同化,讓他們變成自己漢族的一部分,像後世一樣成為中華民族的一個分支,一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曆史上的西夏人、遼人、金國的大部分女真人都變成了漢人的一部分,他們的文字、語言到現在已經基本同化,自己的文化特色已經失去。就像時下的蒙古人,無論是察哈爾部落,還是土默特部落,都已經失去了成吉思汗時代的勇猛精神,雖然看起來像狼,但是已經失去了狼的那種合作、凶殘的本質,僅僅像豢養在動物園裏的狼一樣,隻具有其形狀罷了。既然這樣,朱有孝就下定決心,全力平定這場叛亂,爭取連打帶拉,徹底收服土默特部落,然後在加以嚴格的軍事訓練、文化的同化,使之徹底成為具有血腥的漢族戰士罷了。

朱有孝及下定決心要平定河套之亂,就要派出合適的統帥和將領。熊廷弼在遼東,孫承宗還在四川沒有回來,那麼讓誰做主帥和將領呢?就在這時來了一個人--袁崇煥,袁崇煥這次是到京述職的,於是吏部尚書周嘉謨舉薦袁崇煥去擔任河套平叛的禦史。

朱有孝對於袁崇煥的認知僅限於對曆史資料的評價,因為袁崇煥殺了毛文龍,所以朱有孝對他並不是十分感冒,為的是怕他再剛愎自用,說不定又自恃清流殺了另外的將領,但是對於他的軍事才能還是比較欣賞的,畢竟袁崇煥還是明末三大名將之一。思來慮去朱有孝還是決定任用袁崇煥,但是前提條件是派出掣肘不能讓他濫殺無辜的監軍,這個人選誰呢,太監肯定是不行,朱有孝就想起了袁應泰,袁應泰為人正直,又善於搞地方建設,尤其善於治理水患,擅長農田水利建設,何不用袁應泰替換張鶴鳴擔任陝甘總督製約袁崇煥,又能充分利用二人的優點呢。武將就調洪承疇,這家夥雖然在曆史上投降了女真人,但還是有相當不錯的軍事才華的,不然的話也不會讓皇太極的皇後去陪他睡覺,還有孫元化、盧象升也一起派過去。孫元化現在正在新建立的大明兵器廠裏,配合宋應星、雷鳴天、畢懋康試製新式大炮呢,盧象升還在大明官吏學校的軍事科學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