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遼東新形勢(二)(1 / 2)

孫傳庭告訴蒙古族士兵,既然加入大明朝的軍隊,一切都要以軍隊的紀律要求自己,必須嚴格按照製定的作戰方式和技巧去戰鬥,決不允許逞英雄私自去憑自己的蠻力格殺,必須講究戰友之間的技巧配合,從此以後不再有單兵之間的格殺,有的隻是一小隊十人為整體的集體對抗,依靠集體的力量,最大限度的消滅敵人和保護自己。在集體作戰時,無論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在局部戰鬥中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麵,當第一個人射擊時,後麵的人馬上就要迅速插到敵人側麵劈殺;當正麵敵人難以抵擋時,必須讓過正麵,從側麵射擊,繞道背麵砍殺,但是絕不允許退卻。總之,盡量減少損失,獲得最大的勝利。

對於漢族士兵,孫傳庭則要求他們盡快熟練馬匹和這裏的氣候,熟練掌握手中的火槍、火炮。盡快熟練馬匹是因為這是快速行軍的基本要求,在遼闊的東北平原和以後的西伯利亞平原,快速的行軍速度將是戰爭取得勝利的保證,隻有出其不意的攻擊,才能達到最大的效果。熟悉、熟練、靈活運用火槍、火炮是取得勝利的保證,當讓這些近現代化的武器發揮到極致的時候,任何這個時代的軍隊都是難以對抗的,孫傳庭訓練的目的就是讓士兵達到這個要求。

科爾沁蒙古草原的夏天,一對對漢蒙士兵正在熱火朝天的訓練,孫傳庭給他們的訓練時間是三個月成軍。為了保證訓練質量,每個士兵的食物不加限量,隻要你在這三個月中訓練成合格的士兵,你可以放開肚子去吃飯,無論是牛羊肉還是米飯都隨便,每天三頓飯,這對於現在的士兵來說可是天大的喜訊,要知道在現代這個年代能夠吃飽飯就是天大的事。孫傳庭為了防止士兵吃得太胖,還專門規定凡是不能夠完成訓練量,而且體重超標的士兵將被清理出軍隊,回家抱孩子玩去吧。結果三個月過後,這三萬士兵一個個生龍活虎,戰意十足,沒有一個被淘汰回家的,反倒是有近百人訓練造成了意外傷害,孫傳庭也沒有虧待他們,而是每人分了牛羊、土地回去地方擔任民兵後備役教官去了。

與此同時,葉赫那拉部落部落和大明朝的關係也是空前的友好。自從趙率教幫助葉赫那拉部落擊敗努爾哈赤部落的進攻以後,部落的首領尼雅哈幾乎天天都找趙率教喝酒,隻喝得趙率教看見尼雅哈就想躲著走。好歹這個時候熊廷弼把滿桂派了過來,同時還有新任命的總兵毛文龍,滿桂還好一點,不好這一口,毛文龍卻是葷素不論,女人和酒全部接受,尤其是喝酒,簡直把尼雅哈都喝怕了,好在還有滿桂調和著,這幾個人關係處的非常的融洽。

當熊廷弼把朝廷的意思向尼雅哈說明之後,尼雅哈也覺得能夠定居下來,並且成為大明朝的一份子,這對於吃盡了缺糧少鹽的部族來說,絕對是最好的好事。尼雅哈就把部落裏的長老們們都請到了自己的帳篷裏協商,這些長老們早就被明軍的火器驚呆了,尤其是努爾哈赤的殘忍屠殺更讓他們有恨又怕,巴不得找到一個大靠山,現在大明朝提出這個條件還比較優厚,不但供糧、供鹽,而且還收購土產品,供給日常生活用品,還讓孩子們讀書認字,於是稍加商議就同意了加入大明朝的序列。

在葉赫那拉部落徹底融入明朝以後,尼雅哈被任命為四平府的知府,一切依照明朝的管理製度製定一係列管理辦法。這裏的土地非常肥沃,和科爾沁蒙古草原的情況大不一樣,熊廷弼就按照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要生活方式,因為東北這裏夏季較短,一般作物隻能一年一熟,所以剩下的半年就以打獵為主,各個小部落以族長為裏長分為數百個小村子,然後在陸續遷移過來的漢族百姓幫助下開始建造房屋,學習莊家種植。依照朱有孝的意思,要把這些遊牧的葉赫那拉部落改變為以農為主,兼打獵為輔的半農耕民族,使其有了固定的財產以後,不在到處遷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