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金心裏也是充滿了忐忑,對於現在的這種規模的艦隊,畢竟戚金也沒有經曆過。以前戚金也曾經隨著叔叔的戚家軍參加過海戰,但是那畢竟不是自己親自指揮,而且艦隊的規模也沒有現在這麼大,軍艦也沒有現在這麼先進,艦隊的戰術也相對簡單得多,遠了就用火箭互相拋射,近了就登上對方的戰船廝殺,至於什麼戰法、船隊陣形的要求幾乎沒有,有的隻是如何搶占上風頭,讓自己的火箭拋射的更遠一點,再登船廝殺時更占一些優勢。而這次出海作戰,皇上卻說以後的登船廝殺機會會越來越少,更多的時候是在很遠的距離上就已經把敵人的戰船擊毀,讓對方根本就沒有登船的機會。
按照預先製定的計劃,整個艦隊分成三個分隊,每一艘蒸汽動力的鐵甲戰船作為一個分隊的先鋒排列在最前麵,負責承受對方的火力打擊,擊破敵人的戰鬥隊形,衝擊敵人的旗艦並且擊毀,讓敵人喪失作戰信心,後麵的木殼戰船負責掩護鐵甲戰艦的安全不被敵人登幫作戰,相機擴大鐵甲艦的作戰成果。
大明東海艦隊在向南緩緩的行進,一路之上戚金不斷的要求艦隊進行各種各樣的隊形變換,演練著各種各樣的戰術變化,對於可能發生的戰鬥形式進行預先的安排,比如受到敵人突然襲擊時如何緊急應對,碰到敵人的大型艦隊時如何集中三艘鐵甲艦進行合力協同攻擊,碰到較小的敵人時如何全殲等。戚金一直在想著朱有孝的叮囑,這次一定要想法全部殲滅荷蘭的全部軍艦,務必不能使其有漏網之魚,因為大明的鐵甲艦現在還在初步試驗階段,不能讓西方國家看到這麼先進的艦船,免得他們警惕起來,這對以後的海戰非常不利,畢竟人家已經經過了太長時間的海軍戰事,等到大明所有的戰艦都裝備了鐵甲戰船橫掃西方艦隊的時候,那才能充分顯示自己的實力。
三月中旬的時候,緩慢行進的大明東海艦隊來到了杭州灣,現在的杭州是大明朝比較發達的城市之一。經過了一個月航行的東海艦隊在這裏稍加休息,補充一些必要的淡水、炮彈、槍支、醫藥等物資,這些物資已經由大明皇家貿易商行通過大運河運送到了這裏,士兵們也要在這裏好好休養一下身體,畢竟經曆了一個月的遠航,士兵們的身體也是非常的疲憊。
四月初一是一個晴好的天氣,天空中刮著暖暖的東南風,望著遠處不是飛過的海鳥,瞭望兵用望遠鏡努力的觀察著海麵的風景。說是風景,其實是瞭望兵的自我安慰,不管是誰,隻要長時間的觀察遠處的無聊海麵時間長了,都會感到視覺的疲勞。在現在這個時代,艦船上的瞭望兵無疑是最辛苦的,不管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還是惡風驟雨的壞天氣,瞭望兵都得坐在瞭望塔上,仔細的觀察著海麵上的海況。尤其是到了杭州灣以南海麵的時候,戚金不敢有任何的大意,他怕瞭望兵過度疲勞觀察不仔細,就該用每一個瞭望兵值班半個時辰就換人的製度,保證每一個瞭望兵都能夠有足夠的精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