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澎湖列島之戰(三)(1 / 2)

肖海龍排在戰鬥隊形的最前端,其餘的八艘軍艦分列在兩邊,肖海龍的鐵甲艦就像是頭雁,承受最大的風險,別的軍艦可以隨時進退。肖海龍的作戰企圖就是力圖打得過的時候就全殲對方,打不過的時候就分散撤退,因為大雁式的陣形放得很開,不像荷蘭的分艦隊那樣緊湊,並且將作戰意圖也和各艦艦長作了說明,具體到實戰,一切看旗語而定。

隨著距離的不斷接近,交戰雙方也做好了戰鬥準備。當距離接近到二裏的時候,荷蘭艦隊首先開始開炮,當然這些炮彈毫無意外的沒有擊中目標,最多有幾顆近失彈。而大明東海艦隊第一分隊則是嚴格按照肖海龍的部署,等到接近到一裏的時候才開始反擊。在這期間,荷蘭艦隊已經發射了五輪炮彈,但是隻有最前端的鐵甲艦挨了一發,結果是毫發無損,看到自己的鐵甲艦不怕對方的炮彈,肖海龍的想法就有了變化,興起了全殲對方的念頭。

隨著交戰距離到了一裏的時候,荷蘭艦隊的航行已經到了和大雁陣形左側平行的位置,肖海龍命令右側軍艦加速行駛到荷蘭艦隊的側後方,而他自己則和左側的軍艦開始準備開炮,當鐵甲艦上的加農炮發射的第四顆炮彈終於擊中荷蘭艦隊旗艦的時候,把範加爾幾乎嚇死,這枚炮彈擊穿了旗艦的側弦正中間,並且在船體內發生爆炸,一下子將旗艦炸開了幾乎一丈方圓的大洞,大量的海水迅速湧入船體,艦上的水手雖然行動迅速,但是麵對如此大的損傷還是驚慌失措,隻好關閉相鄰的密封艙。再看看其他的軍艦,範加爾連死的心思都有了。在旗艦開炮以後,左側的大明軍艦上的所有迫擊炮都開始了炮擊,等到範加爾發現的時候,幾乎所有的荷蘭軍艦都在起火。想想看,每艘軍艦上的二十們迫擊炮,同時在不到一裏的距離上開炮,就是有二十分之一的機會,也會有蒙上的,何況這些都是精銳的炮兵呢。所以,四輪炮擊過後,每一艘荷蘭艦隊的軍艦都是火焰四射,人仰馬翻,都亂成了一鍋粥。隨著距離的不斷接近,大明艦隊的迫擊炮打得越來越準,而荷蘭艦隊則幾乎失去了反擊,除了駕駛人員以外,沒有炸死的都去救火了。

範加爾看到大事不妙,立刻打旗語撤退,可惜的是後路已經被包抄了,更加不幸的是旗艦又被一顆加農炮彈打中了,這次是船尾,軍艦上的士兵光顧救火了,一下子好幾十噸海水湧進了船艙,結果就是荷蘭的旗艦癱瘓了。看到對方的旗艦已經失去了反擊的能力,肖海龍立刻命令鐵甲艦向其他的荷蘭軍艦開炮,在四輪過後,又有兩艘被擊中,其中倒黴的一艘被擊中船頭,爆炸過後直接一頭紮進了大海。

看到旗艦撤退信號的四艘荷蘭軍艦企圖掉頭逃跑,又被包抄的四艘大明軍艦攔住,回頭看看旗艦,已經掛起了白旗,無奈之下,這四艘荷蘭軍艦也隻好掛起了白旗。好歹肖海龍接受過西方傳教士的理論,知道敵方掛起白旗就是投降的標誌,停止了炮擊,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啊,結果稀裏糊塗的又把投降的軍艦炸沉了四艘,氣得肖海龍破口大罵。這本來可以俘虜九艘荷蘭軍艦,現在隻剩了五艘,等接受完畢後一檢查,還得扔掉兩艘,現在隻剩下一艘旗艦,一艘軍艦,一艘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