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鍋駝機 (一)(1 / 2)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送走南下的戚金艦隊以後,朱有孝根本就沒有擔心過失敗和久拖不停的戰事,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戚金就真是不稱職了,朱有孝隻有采取換人一途。還有一個事情,就是屬國朝鮮的國主李琿被廢,朱有孝記著有這麼一回事,具體情況不太清楚,就安排人去了解一下情況,讓東廠的宋晉派人去落實,因為朱有孝還有更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

現在朱有孝考慮的是另一個問題,怎麼才能解決領土擴大以後的統治問題。就目前來說,通訊就是個問題,就算八百裏快遞,從廣州到北京也得半月,要說吧這個時代信息都是這麼慢,也不太要緊,可是如果要是發生動亂或者是軍事行動,那麼沒有三、五個月就別想到達了,尤其是後勤保障問題,那就更突出了。更別說以後朱有孝企圖遠征西域、緬甸了,那時的後勤更是個天大的麻煩。

現在的道路也是一個大問題,在平原地帶還好一點,無非是下的雨大了,道路泥濘,雪大了路滑,那麼山地丘陵地帶的行軍、打仗、補給,這簡直都是令任何人都頭疼的問題,諸葛亮六出祁山不能成功,就和後勤補給有很大關係,木牛流馬隻是個傳說中的東西,到了後世都認為是個小推車而已。

就在朱有孝想得腦仁都有些發疼的時候,終於想到了和目前有點靠譜的辦法,小推車加上柴油機不就想後世的手扶拖拉機嗎!那玩意可不管什麼路不路的,推著上山都可以,在二十一世紀的山區還在用。柴油機就不用想了,就目前的科技水平估計是造不出來,但是蒸汽機呢?對了,這玩意叫鍋駝機,在五十年代好像很是流行過一陣子,一直到大慶油田開發出來才逐步淘汰。哈哈,就它了,這玩意製造容易維修簡單,使用的動力遍地都是,無論是煤炭、木柴還是秸稈,隻要能把鍋爐裏的水燒開就行,無非是快慢問題,雖然效率低了一點,但是要比肩扛手推的小車好多了,最起碼機械的力量要比肌肉的力量大吧。其次還要加大煉鋼、煉鐵的力度,通南到北,就是從廣州到北京,然後從北京到沈陽,最好能修一條鐵路,哪怕是簡易的小鐵路,今後的調兵、後勤、商業貿易也會好很多。想通了這些問題,朱有孝立馬就不頭痛了,頭痛的事就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吧!

朱有孝一道令下,徐光啟、宋應星、畢懋康、朱靈這些大牛們紛紛趕到了原來的太子府裏。皇上好長時間沒有這樣召集他們了,這次突然召集他們,一定是有什麼奇妙的事情要發生了,大家都像打了雞血似得,一個個都跑了過來。

等朱有孝將請他們過來的原因講明後,眾人才平靜下來,靜靜的思考著如何才能把朱有孝的想法變成現實。徐光啟講道,原來那三艘鐵甲艦上的十二台蒸汽機幾乎都是靠的手工製作的,耗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比方說汽缸吧,那是煉成鋼板以後用手工一點一點打磨光滑的,然後再用螺絲固定好形成四方形的封閉式櫃子,比方說曲軸、連杆等等,這都是完全靠手工打磨,為了製造這些東西,光使用的人工和材料費用,就等於用黃金堆了個這玩意,要是像朱有孝說的普遍用於軍隊、民間,這就目前情況很難做到。

朱有孝想了想也確實是個問題,但是是問題也要解決呀,扭頭看了看朱靈,這家夥仰著臉好似正在考慮徐光啟說的問題;看看宋應星,宋應星在低著頭想問題;畢懋康呢,這家夥什麼都沒幹,和朱有孝一般正打量其他人的表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