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雲南(一)(1 / 2)

雲南自古就是偏僻的地方,那裏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民風彪悍,土地貧瘠,社會秩序非常混亂。

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命沐英與傅友德、藍玉率兵30萬征雲南。雲南平定後,沐英留滇鎮守,其鎮滇10年間,大興屯田,勸課農桑,禮賢興學,傳播中原文化,安定邊疆。

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9月,沐英因義母馬皇後(朱元璋的孝慈皇後)病逝,悲傷過度而咳血。

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5月,沐英又因太子朱標的去世,遭受打擊而患病,於太子死後的兩個月,病逝於雲南任所,年僅48歲。

沐英死後,朱元璋十分痛心,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諡昭靖,侑享太廟。沐氏子孫世代承襲,鎮守雲南,現在已經傳到第十五代孫沐啟元。

與前輩英明果敢,與民為善不同,這沐啟元是個十足的紈絝弟子,吃喝嫖賭無一不涉,也是虧得先輩們給他打好了基礎,任憑他海吃湖喝的混了好幾年。在天啟二年,貴州土司奢崇明造反的時候,王三善都奮勇抵抗,而沐啟元父親和沐啟元根本就不敢派兵協助,窩窩囊囊的守在雲南不敢出門。

其實朱有孝早就看到了雲南的情況,隻不過苦於沒有得力的人手,沒有辦法再往這裏派能幹的人,隻好讓沐啟元在這裏先混著。今年四月份,紅娘子派人進京報告,說是李信身子欠安,需要休息。朱有孝就知道李信的身子已經頂不住烏斯藏高原的氣候了,再加上這家夥又是個工作狂,可能還有一個原因,紅娘子太漂亮了。怕是李信出什麼意外,直接發了八百裏加急,讓李信和紅娘子去雲南就職,任命李信為雲南總督,另外烏斯藏交由四川巡撫接管。

其實呢,李信的身子確實不太適應高原氣候,書生出身身家股太弱,再加上工作過於辛苦,發生了高原反應,不過還沒有病到起不了床的地步,隻不過烏斯藏地區是他收服回來的,怕是自己待的時間長了引人嫉妒,這才想回到下麵來。

李信載譽下了烏斯藏,蜀王自然要宴請一下,然後就讓李信挑選了一些親衛,還有紅娘子的女自衛隊二十多人,先讓紅娘子訓練著這些親兵。李信則隨著蜀王在成都遊玩養病,順便通過蜀王了解一下雲南的民風民俗,還有沐王府的一些情況,李信的意思是盡量不要和沐王發生衝突,畢竟牽一發而動全身,像沐王這樣的國公在大明還有不少,他們都是大明統治的根基,大明最忠誠的大臣。

本來在雲南這個省級地區是沒有總督這個職位的,隻有雲南巡撫,就是代替皇帝巡邊的意思,雲南的軍政大權都是由沐王府代管,這在當時可是一個特例,就連嫡係的朱氏王孫都享受不了這個待遇,但是現在李信被授予總督,那就意味著雲南的軍政大權要歸李信所有,最起碼李信的位置是和沐啟元平起平坐的,看看蜀王對李信的姿態就能明白這種關係。

為了保證李信能夠順利執掌雲南,朱有孝還讓四川都指揮使調撥給李信三千士兵,交由紅娘子指揮,可見朱有孝已經打算讓沐王府交出雲南的管理權了,隻是礙於其他國公的麵子沒有直接說明罷了,希望沐王府能夠明白這個意思。

天啟五年八月初,李信帶著三千精銳的火槍兵,從四川一路南下直奔雲南府,一路之上饑餐渴飲,並沒有什麼盜賊敢打李信的主意,因為李信是川貴平叛的功臣之一,所以在四川的名聲非常好,再加上四川在蜀王的開明支持下,建設的比較好,道路也修的相對平坦。不過進入雲南以後,情況就不那麼樂觀了,這裏還沒有進行土改流的工作,還是按照原來的舊秩序進行管理,老百姓的生活依舊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