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啟元的死亡非常奇怪,李信覺得其中必有緣由,但是他又不敢追根尋底,這潭水太深了,他李信可不是什麼皇親國戚,也不是什麼勳爵後裔,這要是栽進去不死也得脫層皮。其實李信自己也不明白皇帝為什麼對自己恩寵有加,讓自己拜孫承宗為師,使自己有了皇上師弟的身份,從表麵上看起來權勢顯赫。
不明白歸不明白,事情既然發生了,李信還得想法善後,不然的話就好像是自己逼死了沐啟元似的,一想到這裏,李信就感覺如履薄冰,深感天威難測,皇上智謀究天。
李信就把事情的發生經過在奏章裏,向朱有孝一一陳述,不敢加一點自己的推測和判斷,僅僅是請求朱有孝盡快把沐啟元的兒子沐天波的地位確定一下,然後就是耐心的等待朱有孝的決定。
把這些事情稍加了斷,李信就得馬上開展農忙的耕田事情。現在沐老婦人暫且攝政沐王府,李信還得去吊孝,順便安慰一下子沐老婦人,這可不是開玩笑,如果沐老婦人真要和李信翻臉,李信覺得自己還真得離開雲南,再找孫承宗想法,不過那就顯得自己太無能了,以後前途暗淡。
李信帶著紅娘子進了國公府,沐老婦人派人迎了出來,看著李信獻上祭品,然後祭拜沐啟元的亡靈,一絲不苟的行完禮節。沐老婦人對李信的表現非常滿意,認為這是一個非常識禮知節的人,心裏頗有好感,相對於自己的兒子來說真是天差地別,就讓人把李信請到後庭敘話。
打發下人離去,包括紅娘子也離開以後,沐老婦人也不避諱,直接就開口道出了沐啟元的死因。沐老婦人說道:“李都督是不是覺得國公去世的非常突然,你感到莫明其妙?”
李信回道:“國公爺突然薨歿,信頗感傷悲,望老婦人節哀順便,切莫悲傷過度,願老婦人能夠幫扶幼孫,再興沐王府。”
李信回答的絲毫和沐老婦人的問話不著邊際,意思表明沐啟元的去世原因我不敢過問。沐老婦人接下來卻說:“其實啊李都督,這沐啟元是我和家人商議後,自己下手毒死的。”
“啊!”李信大吃一驚,雖然他想到了沐啟元的死亡必有蹊蹺,卻萬萬沒想到是沐老婦人親自下的手,這把自己的親生兒子毒死,這得有多狠的心哪。
沐老婦人接下來說道:“沐氏代天子守邊二百多年,近三百年,頗感皇恩浩蕩,從不忌諱有什麼不法。但是自昌祚國公繼承國公爵位以後,不知體恤百姓,隻知道自己享樂,有負國恩,啟元更是子不如父,更是不堪,吃喝嫖賭,無不俱全。尤其是當今天子恩澤天下,啟元不知自重,竟然公開抵製李都督的變革方略,倘若長此以往,必然會引起陛下的不滿。更何況竟然私自調兵圍困總督府,這和造反有什麼區別,如此之人,死有餘辜。老婦為國公府後人考慮,為避滅門之禍,隻好出此下策,望李都督體諒。”
李信聽完沐老婦人的敘說,如雷灌頂,這真是一代女傑,但是也不能誇呀,再次跪下說道:“老婦人您真是一代賢母,為國破家,讓信深感慚愧,是信做的不好,讓老婦人為難了。”
沐老婦人接著說:“李都督,您也不用替我遺憾,像啟元這孩子活著也是給沐家惹禍,現在我唯一的心願就是能把孫子天波養育成人,不在像他父親那樣愚昧。故此想讓他拜你為師,願李都督莫要推辭。”
李信回道:“承蒙老婦人厚愛,不嫌棄信聞薄德淺,信必不負老婦人的期望,必將傾囊而受。”